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要闻

央企高管“帽子”不能当成补偿发(市场观察)【2】

2013年01月16日14: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字号:
摘要:近十年来,央企人事改革一直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当前,央企高管任命制度改革再次凸显了紧迫性和必要性。专家表示,由于固有利益格局的阻碍,央企人事管理仍存在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足的问题,央企高管异化成特权阶级,对国民经济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改革行政化的人事任免制度势在必行。

  选拔任用移植了官僚体制

  中央党校副教授王金柱称,国有企业虽然是建立在现代产权制度基础上的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但由于员工的选拔任用和管理方面“移植”了党政机关的体制,所以,存在一些干部制度中的常见弊端。

  徐洪才指出,行政化的央企高管任命在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上都较弱,对企业经营、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公平都造成了负面影响。经济方面,央企高管身份游离于官员和企业经理人之间,异化的激励机制更容易引导其追求政治目标而非经济目标,滋生经济短期行为,不利于企业经营管理,进而降低了国有资产经营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抑制了市场机制正常发挥作用。社会方面,现有聘用考核机制的约束效果不足,致使央企高管异化成特权阶层,滋生腐败寻租现象,导致社会公平受损。

  他强调,国有企业应当真正地面向市场,对作为国有资产出资人的全体国民负责。央企用人制度改革面临着固化的利益结构的阻碍,绝非一蹴而就。

  要转向“对出资者负责”

  “人总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不搞活一套科学合理的用人机制,合理配置并充分发挥其他要素的作用根本无从谈起。”徐洪才总结称,央企用人制度改革是国企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转变经营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深化市场化改革,对目前央企来说,任重而道远。

  他认为,一方面,要建立一套公开选拔制度,同时发挥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的作用。另一方面,要提高透明度,加强监督防止内部操作。

  祝波善表示,央企需要真正把董事会的制度构建起来,完善的董事会结构是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必要成分。在建立职业经理人市场基础上,要进一步扩大公开招聘的范围和规模,同时建立企业内部对管理者的考核机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曾湘泉建议,应对以往公开招聘的效果进行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和评价,推广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改进不足,以作为决策依据。

  有专家建议,深化央企改革,要通过有效的制度设计,改变央企中存在的“对上负责”的状况,形成“对出资者负责”,即对财产所有者或股东负责的局面。

分享到:

(责编:冯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