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在买棉被的时候,我还没有开口,老板就斩钉截铁的对我这个大陆人说:“你放心,我敢用信誉担保,我的被子绝对不是大陆的黑心棉!”
甚至我发现我的1斤菜比别人的1斤菜要少很多的时候,我去质问,老板竟然理直气壮的对我说:“你们大陆1斤都是10两啊!我给你的当然是10两啊,又没有给你台湾的1斤16两!当然和别人不一样!”
还有我先生在一次喝酒应酬后无意中跟我报酒帐竟然短缺3万块,我软硬兼施,让他明瞭钱的结果可以既往不咎,但是钱怎么没有的过程一定要他从头叙来。他耸耸肩膀,冷笑对我说:“我早就知道你们大陆坦白从宽,抗拒从严!你就来‘共匪’那一套吧?我才不上当呢!”
彼此信任为桥梁
当我把“莲雾事件”告诉我的一帮死党同学时,我的小学同学说:“这‘台巴子’脑残啊?抽他!”
我的中学同学说:“琴妹妹,委屈你了!回家来吧!咱‘共匪’不稀罕当‘台巴子’,咱不吃那个莲雾了还不行吗?”
我的高中同学说:“这老台还挺毒‘独’的!看人家这立场多坚定,宁愿饿死也不便宜了共匪好吃好喝!”
我的大学同学说:“愚昧台巴佬!此台巴品种稀少,应排列濒临绝种类,生活环境难以适应,不应挽救随自生自亡便罢。”
怎么就这么的有敌意呢?
如今的每天,在电视上、媒体上、报纸上一些高层领导都在告诉百姓,两岸形势一片大好,共建诚信基础建设。
到底还是算“基础建设”,所以我们两岸的底层百姓都还在隔岸观心。两岸都是炎黄子孙,都是礼仪之邦,但隔着一条海峡,却像左手永远不能十指紧扣到右手。这中间缺乏的是什么?是信任。信任不光是表面和谐,信任也绝不是单方面的妥协。
某天在上海一家咖啡厅里,深交10年的老友悠悠地问我:“你为什么会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呢?去嫁给一个台湾人。台湾男人有什么好?大男子主义,固执自私,又小气!”
我也悠悠地回答他:“因为我信任他呀!在我意识到他是台湾人之前,首先知道的是他是我可以依靠的人;信任他是我可以依靠的人,就觉得台湾是值得我依靠的地方,所以信任也就成了我所有生存的依靠。”
信任就大的来讲,国家与国家之间,人民与人民之间,或者小到兄弟姐妹之间,亲人恋人之间,如果能彼此信任,就会喜爱对方,并化解敌意,不分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