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海外版发布

  

三沙:点亮南海航标灯(12城的2012⑤·年终报道)【2】

2013年01月05日08:16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范南虹    字号:

  一声祝福

  南海明珠魅力岛城

  2012年12月2日,在三沙市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黄耀坚、叶兴彬等老渔民和40多位三沙市人大代表一起,选举三沙第一任市委书记、市长肖杰,市人大常务会主任符赣等8人为省人大代表。他们代表三沙市2000多人口祝福未来,希望三沙市的省人大代表们在即将召开的海南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为三沙的发展多献良策。

  “你想过十年后的三沙吗?”当这个问题抛向叶兴彬后,他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比现在更方便、更现代、更繁华、更美丽、更富裕、更强盛。”在叶兴彬眼里,三沙的热带海洋,对所有人都具有一种神秘独特的魅力。

  我有幸多次到永兴岛,也曾跟随海事巡航船到达南沙部分岛屿。乘飞机飞临永兴岛上空,万顷碧波,镶嵌一颗巨大的珍珠,色彩斑斓,华丽无比。

  难以想象,这个已初具现代城市雏形的美丽小岛,几十年前还是一个荒岛。年近90岁的云林老人,曾在1955年参加了新中国第一次西沙群岛调查。他记得,永兴岛上只有几间渔民的小木屋。

  “今天的永兴岛都是三沙人一砖一瓦建设起来的。”在岛上工作了几十年的梁少群说,岛上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甚至泥土都是西沙人肩挑手提从船上搬下来的。

  “国家设立三沙市是个大喜讯。我听到时,高兴得跳起来,这是老西沙人一代又一代的梦想。”西南中沙工委第八任书记徐天仁说。徐天仁和他的岳父黄统保都曾担任过西南中沙工委书记。1988年,海南建省,他从省委组织部调往西沙。临行前他向老岳父请教,老岳父只有一句话:“要守得住清贫和寂寞,要有奉献精神。”

  离开三沙已有16年了,徐天仁心底里仍深藏着对三沙的祝福:“三沙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希望大力发展三沙海洋经济,让三沙更加强大富有,守住祖国的南大门。”

  还住在木板房里的永兴村渔民希望能住上坚固的楼房,希望永兴岛上能建一所学校,让远在海南本岛上学的子女能到父母身边读书。

  七连屿村党支部书记梁锋希望三沙市发展海上生态养殖,既增加渔民收入,又能保护海洋环境。

  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西沙海洋观测研究站副站长陈偿希望,吸引全国的海洋科研工作者加入他们的团队,一起开展南海海洋研究。

  一肩重任

  建设三沙守卫南疆

  在三沙挂牌成立仪式上,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曾说:“建设三沙条件艰苦、基础薄弱、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了这份责任,三沙市加快了编制《三沙市及南海区域发展规划》的步伐,提出了“维权、维稳、开发、保护”的工作思路,努力把三沙市建设成为维护南海主权和南海资源开发服务的重要基地。

  因此,三沙人给三沙未来的发展目标定位为:边境海防城市,现代渔业发展基地,热带海洋旅游胜地和南海资源保护与开发服务基地。

  走在三沙首府永兴岛上,这颗万顷碧波环抱的南海明珠,岛上一片繁忙。海岛虽小,工地却很多,道路、医院、机场、成品油保障基地等,都在开工建设中。可以看出,这个陆地面积最小的海岛城市,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巨变。

  在原来西沙人民医院的旧址上,投资1800万元的三沙人民医院已封顶,工人们正抓紧完成医院内装修施工;永兴岛市政路网也在建设中,由10条主干路、8条次干路及7条支路构成,总长约12公里;由中石化海南分公司投资建设的三沙成品油保障基地也完成了选址工作;投资740万元的西沙风廓线雷达建设项目已着手进行电磁环境测试,将于2013年10月底前投入使用,它可明显提高南海海域乃至我国大陆沿海的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水平。

  还有宾馆、水上度假屋、旅游交通船等一些旅游设施也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

  “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维权”。2012年,三沙人站在新的起点上,以崭新的姿态、崭新的南海战略思维,勇敢担当起建设三沙、保护南海、守卫祖国南疆的重任。

  未来的三沙,美丽宏大。“三沙人民与全国人民同在,共同创造三沙的美好明天。”肖杰,这位三沙首任行政长官如是说。

  (作者为《海南日报》记者)

分享到:

(责编:夏丽娟)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