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继去年底我国首部反腐倡廉蓝皮书发布后,昨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二部反腐倡廉蓝皮书——《中国反腐倡廉建设报告No.2》发布。蓝皮书称,调查显示,近六成民众对今后5至10年中国反腐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有信心。报告同时称,不少干部群众对“一把手”监督难、个人凌驾于法律之上、领导干部与不法企业主之间的巨额利益输送问题感到忧虑,需尽快从体制机制上加以有效规制。 |
反腐·释疑
监察部副部长于春生:
不能把“官员密集落马”
理解为“贪官越来越多”
原四川省委副书记李春城、原重庆市北碚区区委书记雷政富、原深圳市副市长梁道行……十八大后,一批官员相继落马,被外界解读为中央出重拳反腐。反腐在大快人心之余,也引发多方思考:高官密集落马,是反腐力度加大了,还是贪官越来越多?
昨天,出席反腐倡廉建设蓝皮书发布会的中纪委委员、监察部副部长于春生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国家的反腐力度加大,取得的效果是好的。但对于近期多名官员落马,不能理解为“贪腐官员越来越多”。他说:“现在查处的有些案件,并不是近期产生的,可能是产生于好几年前或十几年前,到现在才暴露,所以我们得不出‘反腐力度大,腐败官员就多’的结论。”
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理事长王延中表示,官员落马的影响并不是以数量来衡量的。从历史上看,中央对惩治腐败始终保持着很大的高压态势。他说,根据历年的反腐数字统计,全国平均每天查处十几个县处级干部和大约不到一个厅局级干部,省部级干部一年查处大概10个左右。
网络反腐是一把双刃剑
对于“网络反腐”这个时下热门话题,王延中说,网络反腐是全民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途径,但同时也要看到,网络反腐就像网络本身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即使未必能够提供充分的线索,但已经可以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也许它揭露的是腐败问题,在未得到证实前,这种社会影响可能已对当事人的权益造成一些侵害。”王延中认为,应该从正面、积极的角度来看网络反腐,毕竟网络只是一个工具。
反腐·榜单
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评出
2012中国反腐倡廉十大事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正式施行
2.全国党政机关进行公务用车专项治理
3.国务院提出禁用公款买烟和高档酒
4.薄熙来因严重违纪问题被开除党籍
5.国办发出细化“三公”经费信息公开通知
6.刘志军因严重违纪问题被开除党籍
7.中央军委要求军队领导增加报告收入房产情况
8.原足球运动管理中心领导人员受贿案件
正式宣判
9.“表哥”“房叔”事件呼唤加强官员财产监督
10.中央政治局做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
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反腐·原声
■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可以调到党政部门任职,在党政部门受到挤压时可以调任企业领导,寻求高经济报酬——所谓“金色降落伞”。
——对于如何监督央企老总,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黄群慧建议,央企应引进外部董事进入董事会,形成对“一把手”权力的制衡,减少腐败发生的概率。
■过去一些单位领导班子在研究讨论重大事项时,往往是班子主要领导先定调子,其他成员随声附和,基本按照“一把手”的意见形成决定或决议。
——黑龙江省纪委副书记李广智总结该省延寿县的反腐经验时如是说。
目前,黑龙江省延寿县实行“一把手”末位发言及票决制,以解决“一言堂”的问题。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