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首页评论时政台湾华人国际财经娱乐文史图片社区视频专题创投吉林南粤商城创新中原招商县域环保创投成渝移民书画IP电视华商滚动
海外网>>要闻

四问中国城镇化【2】

2012年12月19日08:0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周小苑    字号:
摘要: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城镇化和市民化齐头并进,会形成巨大的内部需求,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动力。专家认为,当前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人口红利已到达顶端,新型城镇化将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不仅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也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途径,城镇化将成为未来改革的重要红利,也将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

  2

  如何避免“快而不优”

  本报记者 罗 兰

  城镇化作为今后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专家提醒,新一轮城镇化建设不能再走以往老路,不能搞一哄而上“大跃进”式的推进。要科学合理规划,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环境承载相适应;要从以物为主的硬建设走向以人为主的软建设;要从单一追求速度走向速度和质量并重。

  城市格局要合理布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

  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易鹏表示,城镇化本身是不能带来就业和消费的,只有经济、科技和实业生产本身的发展,才能带来就业,才能增加人们的福利,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城市,从而促进城镇化扩张,所以不能因果倒置。

  “提高城镇化质量,要做好‘五防’”,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经济学家辜胜阻建议,一是防城镇化“拉美式陷阱”,避免脱离产业基础的“过度城镇化”;二是防城镇化“快而不优”,避免“有速度无质量”的城镇化;三是防止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过度“边缘化”,避免“半城镇化”过高的社会代价;四是防过度利用“土地红利”,谨防“城镇化”变成“房地产化”,避免过高地价推高房价;五是防特大都市的“大城市病”,避免特大城市人口过度膨胀。

  不意味着都挤到大城市

  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其布局还要跟区域发展相协调。必须因地制宜,根据发展阶段不同,合理推进城镇化。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国祥认为,新型城镇化需要解决三大问题。首先,城市土地扩张要与农业人口转移相结合,不能单一地扩张城市、大搞建设;其次,城镇化要与产业转移相结合,实现产业在城乡间、地区间合理布局;第三,大城市要与中小城市及城镇协调发展。

  只有均衡协调城镇化才能健康持续发展。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认为,城镇化不意味着都去大城市,要切实纠正大城市病,在中心城市旁边是卫星城,形成一个城市群,协调发展。

  全过程贯穿生态文明理念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专家建议,在城镇化发展中,要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确定城镇化发展的蓝图,这样才能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

  辜胜阻表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重视“量”的扩大,更要重视“质”的提高,要由重数量的外延式扩张到重品质的内涵式发展,建设“幸福城市”、“智慧城市”、“和谐城市”。

分享到:

(责编:冯慧)

相关新闻 >

视频 >

  • 女毒贩让婴儿吸毒女毒贩让婴儿吸毒
  • 女生学校里遭群打女生学校里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