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1月16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财政部新闻办公室发布消息,经国务院批准,自2013年1月1日起,对个人从公开发行和转让市场取得的上市公司股票,股息红利所得按持股时间长短实行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持股超过1年的,税负为5%;持股1个月至1年的,税负为10%;持股1个月以内的,税负为20%,定了三个不同的税负等级。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分析师桂浩明评论这个话题。
桂浩明:根据细节规定,股息红利作为一次性偶尔所得,需要征收所得税,按照所得税标准是20%。在2005年股改的时候,为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股票,财政部就把20%的税收税率降到了10%,但是今年以来,很多投资者已经提到股市低迷需要财政各方面的支持,包括结构性降税等等,希望能够把红利税进一步减少乃至取消。也有人从另外一个角度出发,认为这个税收由于是企业已经上缴了所得税后代投资者收缴的,也有重复征税之嫌,争议比较大。在不久之前,证监会领导已经明确表示,有关于股息红利税的问题也正在多方协商,会进行差别化征收。
现在尘埃落定,应该说一个月以内快进快出,就恢复到了标准的20%,短期持有主要是靠差价在谋利的,这个时候如果企业发红利,你必须交纳20%的所得税。一个月以上一直到一年区段中还是维持年限10%。最大的看点是一年以上,在10%的基础上进一步降到5%,目的是鼓励长期投资,进一步减轻投资者的负担,应该说这个对于股市具有一个长期利好的作用。但是5%离市场预期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这个消息公布以后虽然对市场有一定的影响,但总的来看影响并不大。
这样一条消息公布之后,对于投资者来说,最大影响体现在两方面:一个大家可能会感觉政府确实非常重视股市、关心股市,在指数跌到2000点这样一个敏感的时期,出台这样的政策,还是要借助税收这个政策手段表达了期望,维护股市稳定,推动长期投资。另外,从明年1月1号开始,它也确实能够降低投资者的负担。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长期投资者的收益由于税负的减少有所提高,不过对于投资者来说,可能这样的利好政策不够过硬,应该说中国股市现在长期的问题是持续性,股市降息、免税或者较低的税率能够降低投资者分红过程当中的负担,但是由于分红本身是需要进行除息交易的。如果除息以后指数是期权的,而股价是缺钱的,或者整个股市还是不断下跌,红利所得并不能弥补在本金上的所得,这样的政策能够让投资者完全对股市有更高的信心,并且能够有效的推动股市上涨,恐怕单说这样的政策还是远远不够。
今天消息公布之后也有一定的反弹,前段时间底部跌到2000点附近,这个反弹幅度并不是很大。对于消息影响最大的应该是大盘蓝筹股,而他们的表现也并不是显得特别强,所以我们认为这个消息是利好,但是对于目前的股市来说药还比较轻了一点,还希望有更大的猛药。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