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要闻

外媒周观中国:“中国崛起”进入第二阶段【7】

2012年10月28日10:46来源:新华国际字号:

  加报:中国新一代民工找工作“挑剔”

  加拿大《环球邮报》网站10月23日文章,原题:中国愿意工作的工人不再像以前那么心甘情愿了

  刘晓勇(音)在一个周三的下午穿过这个工厂城市的市中心时,他看起来被获得的关注弄得有些晕头转向。他来自湖南省中部,个头小小的,5年前来到中国的出口工业带寻找能找到的任何工作。如今,他是被需求的一方。

  一名身穿超短裙的年轻女性向他喊道:“我们是家大公司!你在这儿每个月可以赚3000元!”刘晓勇被激起了兴趣,停下来细听。这名女性继续说:“我们有独立的娱乐场所。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离市中心有点远。”

  刘晓勇和她约定明天再来,去该工厂看看,然后他继续沿着街道走下去。这条街上有来自其他20家公司的招聘人员等着招人。这些公司大多是家具厂和鞋厂。

  过去20年来,东莞一直是中国的制造业和出口奇迹的重要部分。一些计算机零部件全球供应量的40%,以及全世界玩具的30%由这里的工厂提供。

  中国在制造业方面的成功一向依靠像刘晓勇这样的民工,为了很少的薪水长时间地辛苦工作,但如今各公司正被迫不顾一切地吸引工人。这些工人越来越多地寻找更高的薪水以及更好的工作条件。变化中的劳动力需求使得广东省的整个经济模式面临风险。广东省长期以来一直以“世界工厂”而著称。

  一名21岁的鞋厂招聘人员说:“如今人们不找工作,而是工作找人。”她说,她一整个星期都站在街上,拿着注明承诺日薪85元的牌子,但很少有人表示感兴趣。

  许多工厂干脆挂出悲哀的求助标语。一家服装生产厂栏杆外挂着的红色横幅写道:“招聘工人,岗位众多,有无经验均可!按时支付高薪!” 英报:中国年轻人渴望获得“金饭碗”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10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人渴望获得“金饭碗”工作

  数量创纪录的中国年轻人希望加入公务员行列为政府工作,从而获取“金饭碗”所提供的福利。

  过去两年,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的人数已稳步下降,今年却迅速增至空前的高水平。逐步放缓的经济令稳定的工作与政府工作带来的额外补贴愈发具有吸引力。

  日是报名截止日,大量报名者蜂拥而至。预计今年共有超过150万人报名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

  参加考试的人员都想获得各自明确的职位,针对某些岗位的竞争非常激烈。据报道,例如,有9000多人报考国家统计局在重庆分支机构的一个职位。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加快,当时的趋势是政府机构人员和国有公司职员纷纷离职加入私营部门,以获得潜在的财富。这种职业转换过程就是所谓的“下海”。

  但在过去10年,政府对经济加强了管控,民众被重新吸引到公务员行列。政府机构的工作被认为轻松而容易,工作少福利多,从住房补贴到免费供餐不一而足,因此得名“金饭碗”。

  日益猖獗的腐败现象让许多人认为政府工作提供了中饱私囊的机会。

  尽管出现经济减速,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实际上仍供不应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表示,第三季度供每100个求职者选择的职位数量为105个,与第二季度持平。

分享到:

(责编:赵鸣飞、刘凌)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