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收藏首页|简体繁体

 

 

台湾爱国志士林祖密雕像落户厦门海沧【2】

2012年10月16日11:02    来源:福建东南新闻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国民党党史馆前主任邵铭煌:

    研究林祖密台湾可做更多

  国民党党史馆前主任邵铭煌表示,自己曾经觉得很愧对于雾峰林家后人,因为国民党对于林祖密及其家人爱国历史研究非常少,所存资料也不多。此次厦门高规格为林祖密竖立雕像,让邵铭煌更是感慨。虽然在其努力下,一本专门研究林祖密的小册子《探索林祖密》已经出版,但相对于林家所做的贡献,邵铭煌认为这远远不够。

  邵铭煌向导报记者介绍,其实在1946年,林家后人就向国民党中央申请,希望可以为林祖密颁发嘉奖令并竖立雕像,“但当时只颁发了嘉奖令”。此后,1960年代,林家后人再次申请希望在中山公园为林祖密竖立雕像,当时国民党中央只颁发牌匾,竖立雕像一事继续被耽搁下来,一直到现在厦门方面极力促成完成林家后人心愿。

  邵铭煌说,近年来国民党方面还是很重视雾峰林家,马英九曾经专门造访台中雾峰林家,亲手将国民党方面保存的1919年林祖密时任闽南军司令时,上书孙中山书函复制本赠送给林家子孙纪念,并亲笔题下“三代民族英雄,百年台湾世家”,以表扬雾峰林家对台湾的贡献。

  “现在林祖密像入了厦门的名人园,希望更多台湾人也来瞻仰!”邵铭煌表示。

台湾著名学者王晓波:

    两岸应做足“缘”的文章

  在“雾峰林家与台湾同胞爱国主义传统座谈会”上,与会的台湾著名学者王晓波指出,在日据时代,台湾爱国主义传统,与中国近代的革命运动紧密相关。“而厦门在其中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是最前哨。”王晓波强调。

  王晓波介绍,当时是台湾抗日志士不愿意接受日本人殖民统治,不愿意屈服于岛内日本“皇民化”清洗,回归大陆的第一站就考虑到厦门。在厦门,有很多古迹都和台湾爱国志士活动有关系,这些都应该好好保护起来,利用独特的地缘优势,发挥爱国主义的现代教育功效。

  王晓波建议,未来两岸之间就应该做足“缘”的文章,开展宗祠交流、姓氏交流,开展两岸家谱重修活动,让“两岸一家亲”落到实处。(记者 张燕娟/文 黄少毅/图) 

 

(责任编辑:赵鸣飞)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