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逾七成中国留学生选择海归 新一轮回国潮到来? 【2】

2012年10月12日15:21    来源:海外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放不下的牵挂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增多,父母越来越成为海外学子放不下的牵挂,这也是一部分留学生选择回国的原因。就读于新加坡金融学院的张菡便是一例,“作为独生子女,我感觉很依恋家人。而且,家人把自己辛辛苦苦养这么大,现在是该尽孝道的时候了,人还是要懂得知恩图报。我也不想把妈妈扔在国内不管,我对她还是放心不下。”

对她来说,无法适应异国文化也让她坚定了回国的决心,“新加坡人特别依赖于计算器,这种习惯导致了很多人在运算思维上比较死板。比如买菜时经常会遇到这种问题,35.5新币的东西,我付40.5新币方便找整,但对方往往会把那0.5新币退给你,然后再给你4.5新币。他们的思维会凭白增添很多不必要的程序,这让我接受不了。当然,这只是一个小例子。”

做好归国人员大环境建设

在回国人员中,出现了越来越多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身影。参与撰写《中国留学发展报告》的王伯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随着环境改善,中国将吸引更多人归国创业。“我们不用担心这批人才会长期留在国外,他们中间有些想做事情的人,最后会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的做事情的空间会更大一些。我就是一个例子。我在国外呆了那么多年最后还是回来了。国内的天地是不同的。我们要吸引留学生,不单是建设很多高科技园,更需要做好归国人员的大环境建设。”

《中国留学发展报告》显示,对留学人才最有吸引力的政策是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包括户籍、家属随行、医疗等。中国政府近几年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政策,包括吸引高端人才的千人计划以及留学人员回国创业启动支持计划,为入选者提供资金支持、提供与海外可比的工资待遇和科研启动费用等。而地方政府也根据地域需求和发展规划提出了多种人才吸引方案。(刘依林 韩冬野)

(责编:冯慧)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