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收藏首页|简体|繁體

海外网>>要闻

人民币使用量在跨境贸易中持续上升【2】

2012年09月27日10:16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号:

  人民币国际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

  受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各种积极因素的影响,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在今年年中乐观地预测,人民币将迅速成为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一种重要货币。与此同时,中外专家普遍认为,人民币国际化之路远非这些银行预期的那样一路坦途,而是充满了崎岖。

  以香港为例,在跨境贸易结算不断增长的同时,香港人民币存款却出现了下降趋势,存款规模一直处于5000亿—6000亿元之间。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俊就此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光靠贸易项目下的人民币渠道来创造离岸市场人民币已经没有太大潜力,我们需要新思路,需要资本项目的开放”。

  国际金融论坛副秘书长王元龙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当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夜之间或者在几年之内就完全实现。整个过程要求中国进行配套的金融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支撑起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点  评

  杨涛(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衡量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标准,无非是其在贸易、金融投资、储备方面的使用程度。就此来看,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于萌芽和起步阶段。一国货币国际化过程中有两个基本特点是不变的:首先要创造国内基础,然后走向区域化,最终迈向全球化;其二,政府政策推动与市场选择同时并进。

  一方面,一国货币要走向国际化,必须“练好内功”,包括:经济规模大、币值稳定、金融市场发达、体制透明度高、有稳定的本币输出途径等。

  另一方面,由于一国货币国际化也会带来众多宏观和微观风险,因此会经历较长的准备和适应期。如资本项目近乎完全开放,是作为主流国际货币所必需的条件,而这会给经济结构还不够完善的中国带来大的外部不确定性,因此我国资本项目放开需适度推进,相应的人民币国际化要避免求快,并需注重改革的适度。

分享到:

(责编:冯慧)

相关新闻 >

美图精选 >

国内国际台湾华人视频论坛

评论 >

图片 >

视频 >

国际 >

国内 >

娱乐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