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页|

 

 

本网独家报道:糯康集团覆灭记【4】

记者 尹晓宇

2012年09月18日09:53    来源:海外网     手机看新闻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间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肃清余党
 
移交糯康的那架航班上,于海斌也在被派出半年多之后,第一次回到北京,他并没有出现在电视画面里,根据安排,他是从后舱门下来的,甚至单位里面不少人也不知道他回来,在北京待了5天,他又回到了驻老挝工作组的前线。
 
糯康被抓获并不代表糯康集团已经捣毁了,四号人物翁蔑及其余党还在,大家还有事情要做。
 
在重重压力之下,走投无路的翁蔑带着手下五六十个马仔向缅甸政府投降,他是最后一个投降的,一个人拿着四条枪。
 
8月28日,经过艰苦谈判和具体交涉,根据中缅协商结果,翁蔑被移交给中国,以协助中方调查。
 
“装”,是糯康的拿手好戏。
 
刚开始审讯不久,糯康就突然“晕倒”,旁边的医生过去看了一下,他的眼球还在转,完全有悖医学常识,但是还是送他到医院去做了全面检查。心率血压比一般民警还好。”专案组民警说,但是还是充分保障他的身体健康,有时,糯康就尿尿在自己的裤子里,装作是大小便失禁,医生检查之后,还是没有问题。
 
后来,糯康自己也承认,确实是装的。专案组还给他配置了维生素帮助补充体能。
 
因为糯康是掸族,在中国叫做傣族,但他的傣语又有很重的老挝口音,专案组便给他配了四个翻译,其中从邻近老挝的一个县请的翻译,糯康自己都不好意思地说:“百分百能听懂。”
 
一位审讯过不少大毒贩的老审讯员说,糯康就是个“滑头”,所有的事情他都能推给别人。
 
审讯组组长张润生说,糯康是个疑心很重的人,谁也信不过。
 
糯康有个习惯,接电话绝对要一个人,即使在跟桑康、依莱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也会背过身去,后来大家干脆看到他接电话便主动离开房间。
 
“既然你信佛,为什么还要杀人?”这个问题也一直萦绕着审讯组,糯康沉默了,这让审讯组找到了突破口。
 
按照傣族的习俗,小时候要到寺院里待一段时间,既学习傣语,也学习南传佛教的经文。傣族民警便从这个话题开始聊,慢慢打开了糯康的心理防线。
 
桑康,依莱也不好对付,有一定的反审讯能力。
 
桑康最初在坤沙部队服役,坤沙投降后,回家务农,后来投奔了糯康。
 
依莱,七八岁跟随父母搬到缅甸大其力,当了八年多的和尚,后加入坤沙组织,投诚后又到另一个部队当兵,待遇不好,自己跑出来加入糯康组织。
 
“2011年10月5号那天,你在哪里?跟谁在一起?”最初,审讯组就只问依莱这一个问题,可是依莱绕来绕去,始终不肯说出实情。他自己也知道,跑不了,很快,伊莱的心理防线开始垮了。
 
糯康、伞康、依莱、扎西卡、扎波、扎拖波,对2011年10月5日发生在湄公河上13名中国籍船员被枪杀并抛尸的事实,供认不讳。
 
不久前,昆明市人民检察院对糯康、桑康、依莱、扎西卡、扎波、扎拖波6名被告人分别以涉嫌故意杀人罪、运输毒品罪、绑架罪、劫持船只罪依法向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证据达37卷,6000余页。
 
历时10个多月,调动了200多名警力,跨越缅甸、老挝、泰国,专案组组长刘跃进总结用了这样一段话:动用了千军万马、踏遍了千山万水、想尽了千方百计、历经了千辛万苦、经历了千回百转、排除了千难万险。
 
“难度上跟抓本拉登差不多。”专案组还有一句更简单的描述。(海外网9月18日电 记者尹晓宇)
 
(责编:张东伟)

  • 打印
  • 网摘
  • 纠错
  • 商城
  • 分享
  • 推荐
  • 字号
浏览过此新闻的网友还阅读了以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