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朝日新闻》8月2日报道]北朝鲜劳动党第一书记金正恩决定进行农业制度改革,允许农民自由处理部分农产品。多名北朝鲜当局有关人士向本报证实了这一消息。此举旨在提高农民增收积极性,解决长期以来的粮食短缺问题。不过,北朝鲜国内并没有公布相关消息,改革具体实施时间尚不确定。
北朝鲜一直以来是将农民集体劳动所得的农产品全部收归国家,然后根据各家人口数进行重新分配。北朝鲜政府和军队有关人土透露,新的农业制度规定,如果农民上交国家规定数量的农产品,剩余部分可以出售或用于自家消费。
中国上世纪70年代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实行“生产承包制”,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率。90年代以来,北朝鲜一直尝试实行同样的改革,但没有作为制度完全落实下来。
北朝鲜6月中旬召开干部会议决定了农业改革方针,并向地方干部传达了相关指示。可以说,北朝鲜新的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正试图在政策方面表现出独特性。
北朝鲜每年面临100万吨左右的粮食缺口。特别是今年由于遭遇了大规模旱灾,农作物收成可能大幅减少。北朝鲜政府有关人土表示:“现在已经过了播种插秧时节,即使发布改革消息也不会使粮食产量急剧增加。为了遏制农民的不满情绪,政府可能在秋天收获季节宣市改革消息,自明年起实施。”
[日本《朝日新闻》8月2日报道]北朝鲜时隔约l0年决定实施大胆的农业改革。从军队干部人事着手的金止恩第一书记的新体制似乎在政策方面也开始了行动。北朝鲜之前也曾尝试实行改革,但都以失败告终。挡在前面的正是其独特的社会主义体制这层壁垒。
北朝鲜领导层此次决定实施的新制度允许农民自由处理剩余农产品。不过,在金日成主席去世前不久的1994年,北朝鲜也曾在中朝边境地区将耕作权下放到农民手中。2002年7月,北朝鲜实施大规模经济
改革,大幅扩大个人耕作面积,农民可处理的农产品数量也有所增加。
然而,改革仅持续了3年多。随着南北交流的积极开展,市场经济的“自由之风”开始吹进北朝鲜,出于社会主义体制可能遭到动摇的危机意识,北朝鲜政府开始加强管理,停下了改革脚步。
不少学者注意到,金正恩体制确立后,伴随着对欧美文化的接纳等,整个社会的氛围有所变化。
(责任编辑:文博)
232524|||L_17316763|||日报:朝鲜将实施“包产到户”农业改革|||2012年08月03日09:59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10658000,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