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3月11日08:15|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我建議轉變能源結構,降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比例,以清潔能源為主。”劉振亞說,“據我測算,如果以2013年為底數,清潔能源使用年均增長12%,2015年,清潔能源使用比例將超過50%。”劉振亞說,“我建議在有條件的地區建立大風電、大核電、大水電,集中生產並用特高壓輸送到內地。以電代煤,以電代油,電從遠方來,來的是清潔電。”
“治理大氣污染不是簡單地把所謂重排放企業關停的問題,而是我們要調整產業結構,讓發展模式回到尊重自然的模式上來。”台籍全國人大代表符之冠告訴本報記者。
達成共識全民行動
霧霾並不是中國特有的,美國、英國都在上世紀50年代出現過非常嚴重的霧霾,后來通過立法和相應的措施在短時間內得到了改善。在中國,大家最關心的是:治理好霧霾需要多長的時間?
“中國相對來說,治理起來會比較難。”全國政協常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秦大河說,中國的能源稟賦70%是煤炭,煤炭作為主要能源這在短時間內很難減少。“如果我說我們要30年,老百姓會感到很失望﹔如果我說隻要三五年,那是不符合實際的。我們需要一定的歷史時期。”
“現在有很多企業偷偷排污,所以我建議加大污染環境稅的處罰力度。”全國人大代表、河北省環保廳廳長陳國鷹說,“全社會一定要在減少排放上形成共識,從政府到企業,再到公民個人,痛下決心、齊心協力控制並消除污染。”
“解決霧霾問題,根本出路仍在管住人、減少排放。”高吉喜說,“這關系到人類生存,要全民行動起來,從自身做起保護和改善我們的環境。”(本報記者 徐蕾 王平 尹曉宇)
![]() |
(責編:夏麗娟)
兩會,霧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