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3月07日08:58|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全國人大代表戴海蓉在駐地修改建議。她認為,在城鎮化過程中,各地應科學規劃,建立適應本地發展的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模式,向全覆蓋、常態化、社會化和市場化方向發展。
新華社記者 陳建力攝
全國人大代表趙長義說,新型城鎮化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產物,不能急於求成,更不能“人為造城”。
新華社記者 楊青攝
汪暉與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潘毅合作,形成的提案有扎實的社會調查基礎。清華、北大、香港理工大學等高校師生近年開展的一項“關注新生代農民工計劃”,對全國建筑業用工狀況進行了大規模問卷調研,調研報告顯示:2013年超過80%的建筑業農民工沒有簽訂勞動合同,這個數字甚至比2011年還高出5個百分點。
《勞動合同法》中的明文規定,落實起來卻無比艱難﹔勞動合同簽訂率隨著經濟發展“不增反降”……汪暉意識到,工人維權不但需要法律支持,還需要組織給力。他在提案的“委員建議”欄中加了一條,希望“通過工會系統監督建筑公司的勞動合同簽訂、工資支付、繳納社會保險、職業安全培訓、發放勞保工具等工作,並在建筑工人權益受損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提供支持和援助,介入農民工的維權糾紛,避免維權事件的暴力化”。
頂層設計
應助社會形成自治能力
象鼻嘴村的村民可以說是幸運的,因為黨的基層組織在發揮作用。建筑業裡遭遇拖欠工薪或工傷補償的農民工是不幸的,因為他們缺少談判維權的有效渠道和能力。但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做好制度“頂層設計”的目的,恰恰應該是讓每個人都能從中感受到安全和發展的空間。隻有人與人和諧相處,社會才會安定有序。
在採訪中,汪暉說,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應該注重社會自治能力的形成。自上而下落實,自下而上探索,整個治理體系才會更好地發揮不同主體的能動性。“公共領域是分層次的﹔對普通人來說,最重要的還是他們生活的地方,是地方性的公共領域。”汪暉說,“現在大家經常討論西方制度,其實西方以選舉為中心的所謂民主制度,在實踐中已經遇到很大問題,但也有一些經驗值得借鑒。比如美國的一些小鎮居民,他們通過參與公共政策討論,可以和比較強勢的資方或者權力進行博弈,很好地維護自己的利益。他們可以說有一些不錯的底層設計,這種地方治理的經驗,值得我們思考借鑒。”(本報記者 楊凱)
![]() |
(責編:夏麗娟)
頂層設計,兩會,留守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