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4年01月02日08:23|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2014年,中國互聯網將迎來20周歲生日。
站在這個時間節點,回望起點時刻,恍若隔世。1994年4月20日,北京NCFC網絡連接美國Sprint公司的64K專線開通,首次實現物理上全功能接入,標志著中國正式成為互聯網大家庭中的一員。令人記憶猶新的是,當時北京的白石橋那裡豎起了一塊廣告牌,上書“中國人離信息高速公路還有多遠?”。
很快,這個問題就有了答案。如今,中國互聯網將步入第三個10年,一路伴隨的是創業的艱辛、路途的崎嶇、競爭的壓力、獲勝的喜悅和始終不變的激情,深刻影響和改變著政治、經濟、文化和個人生活。
2014年,作為“第三個10年”的開局,互聯網將給網民哪些新的驚喜,又將掀起哪些顛覆性的變化?
政治博弈:
締造網絡空間新秩序
2014年,網絡空間的政治博弈將繼續牽動國際關系的敏感神經,“棱鏡門”的漣漪將繼續擴散。網絡空間的國際新秩序能否有所突破,充滿期待。
2013年12月25日,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所發布《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2014年)》。報告指出,隨著網絡安全在國際關系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網絡政治學成為國際政治的一個新領域。2013年,Mandiant報告引發中美之間關於網絡間諜和知識產權保護的沖突,並成為當年夏天兩國首腦庄園外交的首要議題﹔斯諾登事件對美國與歐美、俄羅斯和拉美國家的關系均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沖擊,折射出當今大國在網絡安全層面的博弈。
報告認為,未來一段時期,網絡安全將會越來越多地進入大國關系的視野。面對網絡安全的威脅,如何建立國家間在網絡空間層面的互信是當前國際社會面臨的一個迫切任務。
棱鏡門給了世界換個角度認識美國的機會,西歐國家也因此得以重新品味它們與美國之間“盟友”的涵義。
從傳統空間到太空空間,再到網絡空間,美國無一不佔據著絕對優勢。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表示,2014年中美網絡博弈,將會出現一系列后斯諾登時代的新突破,走出美國單邊主義的網絡空間國際規則將開始破冰,美國在互聯網技術和制度上的絕對壟斷權將遭遇全球性的挑戰。
將目光轉向國內,2013年互聯網繼續發揮了推動中國民主、透明、文明的作用,除此之外,還開啟了網絡法治化、秩序化的序幕。
“立二拆四”、“秦火火”等一批興風作浪的“網絡大謠”相繼落馬,兩高公布《關於辦理利用信息網絡實施誹謗等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新快報》記者陳永洲涉嫌損害商業信譽罪被批捕……顯示了政府淨化網絡空間的決心。2014年,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這一理念,無疑將更加深入人心。隨著網絡管理的進一步規范,網絡空間也將更加清明、有秩序。
![]() |
(責編:夏麗娟)
互聯網電視,互聯網公司,互聯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