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海外版】總書記總理的三農情懷(圖)【5】

2013年12月30日08:32|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農”之情愫 影響深遠

 

     本月23日至24日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后召開的第一次農村工作會議,7名中央政治局常委悉數參加,其規格之高,為近十年所罕見。與之相關的一個背景是,7名常委中有4名曾有“上山下鄉”的知青經歷。

  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農村工作過7年,這段經歷無疑影響到他后來的治理色彩和執政理念。他曾在公開的回憶文章裡說:“上山下鄉的經歷對我們影響是相當深的,形成了一種情結叫‘黃土情結’”。

  同樣,李克強總理不僅具有現代意識,年輕時,他褲角上常有泥巴,手上滿是繭子。張德江、俞正聲、劉雲山、王岐山、張高麗等其他幾位領導人也是或有“上山下鄉”經歷,或有長期基層任職經歷。

  可以說,這一代領導人內心存有一份“農”的情懷,這份情愫將深遠影響著未來中國。

  他們做“農民”的經歷,使他們對農業、農活十分熟悉,從中懂得了什麼叫實際,什麼叫群眾,決策更加科學。此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便強調,一定要看到,農業還是“四化同步”的短腿,農村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總書記和李克強總理在他們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均選擇聚焦三農問題。

  事實上,不止此次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之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城鎮化會議都受此影響。“城鎮化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農村不能成為荒蕪的農村、留守的農村、記憶中的家園”等提法無不透露著這一代領導人特殊的“農”之情懷。在人類進入工業社會以來,有相當一個時期,農村環境遭到了破壞,農村建設被人們忽視,這種破壞和忽視最終阻礙了經濟社會的發展,使人們付出了很大代價。

  他們的這份“三農”情懷將使農民成為生活更富裕、職業更體面的新階層。“三農”問題的本質是農民問題。由於城鄉二元的體制結構,國民分成了兩種身份,這是一種人為造成的農民與市民的身份差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2020年城鎮化時間表,便是改革努力的一部分,也是中國未來的一大增長動力。在職業體面尊嚴方面,他們將是最大的“代言人”,習近平總書記曾在中國西部地區當過7年農民,李克強總理在中國中部地區也當了4年農民。

  當前中國正處於城市化加速發展的時期,也是極易忽視“三農”利益、導致各種矛盾凸顯的社會敏感期。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書中提出,傳統的中國農村是靠“禮治秩序”來推行治理,實現穩定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的“鄉土文化的根不能斷”,便是防止農村傳統文化失落的上層設計。同時,中央強調的法治秩序亦是鄉村治理之道。新一代領導人的這份“農”之情懷,將深刻影響到基層治理和地方秩序。

  美國農業經濟學家舒爾茨認為,現代化的過程是人的經濟價值不斷提高的過程。換句話說,現代化的本質乃“人”的現代化。領導人對農業、農村、農民的特殊感情,無疑將提升“農民”的現代化進程,加快農民階層實現“中國夢”的速度,夯實中國共產黨執政的根基。 (張廣昭)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農民,總書記,三農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圓臉大賽”爆紅網絡 圓臉惹人愛完爆瓜子臉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