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海外網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正文

【海外版】美國“棱鏡門” 改,還是不改?(圖)

2013年12月24日08:25|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圖片來源:中國網

  黑幕與“洗白”

  2013年即將畫上句號,而最近被各大媒體評為年度熱點的美國“棱鏡門”事件卻仍在繼續上演。12月20日,斯諾登再曝內幕,稱美國情報機構的秘密監視對象遠超白宮聲稱的“潛在罪犯或恐怖分子”范疇,包括聯合國機構、歐盟專員、慈善組織和中東地區的“小伙伴”等都在其監控目標之列。

  同日,奧巴馬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發表講話,稱他將在2014年1月就各方提出的國家安全局(NSA)改革建議作出一份“措辭明確的聲明”。此前,美國白宮剛剛發布了一份來自情報和審查小組的報告,針對NSA收集情報工作提出了46項改革建議,其中包括停止收集美國民眾電話記錄和限制監聽外國同盟等內容。

  一面是不斷拉開的監聽“黑幕”,一面是義正言辭的改革宣言,這場“竊聽風雲”似乎在辭舊迎新之時被各種力量推向轉折點。

  壓力下的妥協

  今年6月初,美國國安局、中情局前職員愛德華·斯諾登向世界披露了“棱鏡計劃”相關內幕,引發軒然大波。美國長時間、大規模、多領域的監控讓其竭力營造的“人權衛士”形象遭到質疑,惹惱了美國的“小伙伴們”,也引起了聯合國的注意。

  12月18日,在聯合國記者協會主辦的年度晚宴上,潘基文公布了一段以“監聽”為主題的惡搞視頻,對NSA的“棱鏡門”事件進行了調侃。此前,聯合國發言人哈克曾敦促美國遵守1961年締結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此外,美國的“好鄰居”墨西哥表示,監視行為給兩國長久以來的友好關系蒙上了陰影。德國總理默克爾則稱“朋友之間的竊聽,就是不行”。調查顯示,奧巴馬甚至因此失去了72%的德國民眾的信任。

  來自美國國內的輿論壓力也絲毫不亞於外界的聲討。本月16日,美國華盛頓聯邦法庭法官裁定,美國國家安全局搜集大量民眾電話記錄的做法損害了公民隱私權,這一做法可能違憲。在12月17日舉行的白宮會議上,美國最大科技公司的高管對奧巴馬總統警告說,國家安全局的監聽項目正在損害他們的聲譽,並可能危害國家整體經濟。美國8家互聯網大公司也發表了一份聯名公開信,敦促美國政府對網絡監聽活動盡快實施改革。

  面對內外夾擊、爭議重重的現狀,奧巴馬政府似乎開始重新考量這一飽受爭議的項目,重建美國民眾對國家情報監控體系的信心。

  艱難的未知數

  “棱鏡門”帶來的不只是爭議,更是思考。自從斯諾登事件曝光后,關於竊聽標准和公民自由的討論一直未曾停息。為撫平美國國內民眾受傷的情緒,一些議員曾要求立法禁止國安局收集國內通話記錄的行為,也有一部分保守派共和黨人士和自由派民主黨人士提議加強對國安局監控項目的約束,但是以奧巴馬本人和情報體系高官為代表的國會領導人則一直以“反恐有功”等理由為監聽項目辯護,傾向以溫和的方式推動國安局改革。可以說,要對NSA進行徹底的改革,阻力遠大於動力。

  這次由情報和通信技術審查小組提出的國安局改革建議報告長達308頁,是“棱鏡門”以來首次有變革跡象的官方消息。不過,盡管白宮發言人卡尼評價這份報告“力度之大超乎想象”,科技專家和人權運動者卻認為這是“越改越糟”。大多數分析認為這些建議太過溫和,不觸及監控項目的根本,只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古今多少事,皆因利而起。國安局源源不斷的監控情報給美國帶來的經濟利益與外交優勢不言而喻,改革現有的監聽體制,實屬重壓之下的無奈之舉。報告中的建議最終有多少能通過,又有多少能確保被落實?整個世界都在等待。(武 玥)

(責編:夏麗娟)

分享到:

分享到唐人街BBS

 NSA,棱鏡門,監聽

評論時政國際娛樂文史地方華商

熱圖>

最新熱點>

盤點世界各國文藝兵和勞軍拉拉隊(組圖)

娛樂炫圖>

最新排行 >

史海鉤沉>

精選圖片>

視頻>

論壇熱帖>

猜你喜歡>

“圓臉大賽”爆紅網絡 圓臉惹人愛完爆瓜子臉

盤點香港10大豪門媳婦(組圖)

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滾動

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