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紙媒
2013年12月18日08:29|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關於“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部署,受到社會高度關注。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的重點和難點在哪裡?需要把握哪些原則?就這些熱點問題,記者日前專訪了公安部副部長黃明—— |
戶籍制度改革難點何在?
如何加快戶籍制度改革?
記者:改革需要把握哪些原則?
黃明:當前,加快戶籍制度改革,必須把握一些重要原則:
一是尊重意願。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尊重群眾自主定居的意願。群眾要不要進城、進哪個城、何時進城,都要讓群眾自主選擇,不能把農業轉移人口“拉進城”、“被落戶”。要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切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合法權益。
二是分類實施。國家層面作出政策安排、明確總體要求,由各地根據不同地區資源環境綜合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因地制宜制定具體辦法,並向全社會公布,讓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了解不同城市的落戶條件,合理安排自己的未來,給大家穩定的預期。
三要有序推進。要立足於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和人口大國的基本國情,遵循城鎮化發展規律,優先解決存量,有序引導增量。既要積極,又要穩妥,更要扎實,不刮風、不冒進、不搞運動。
如何推進“人的城鎮化”?
記者: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要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怎樣理解這一新的提法?
黃明:“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非常重要。當前,我國城鎮化率達到52.6%,這是以常住人口為基數計算的,但按照戶籍人口計算,城鎮化率隻有35.3%。這說明有大量經常住在城鎮的農業轉移人口還不是城鎮戶口,處於“半市民化”狀態,也說明許多地方落戶門檻仍然較高,一些城鎮吸引人口集聚的能力還不足。這次會議提出“穩步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水平”,其目的就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逐步縮小常住人口、戶籍人口兩個城鎮化率之間的差距,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真正實現市民化,融入城市社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本報記者 張 洋)
![]() |
(責編:夏麗娟)
進城農民,市民化,城鎮化,戶籍制度改革,戶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