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吉林陝西山東江西內蒙古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滾動
2013年11月19日09:02|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允許投資農業產業化
【原文】
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並保持長久不變,在堅持和完善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前提下,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允許農民以承包經營權入股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
【解讀】
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宋洪遠:把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作為推進農村改革和制度創新的重要內容,這是把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的戰略性安排,是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重要手段。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突出特征,表現為集約化、專業化、組織化和社會化。
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副教授毛學峰: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除了在明確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經營主體的同時,更要加強支持和保障體系建設,特別是在金融和保險方面。
中國社科院農發所研究員黨國英: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意味著農地流轉形式將進一步多元化,而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目前還不太好斷定是允許農地入市,或者只是延續十七屆三中全會的說法,允許農民在集體建設用地上參與開發經營。
全國人大農委委員張曉山:未來的農村經營體制應該是以小農經營為主加上完善的社會化服務體系,這樣既能符合中國的土地人口國情,又能使傳統的農業跟大市場、大物流、新型金融銜接起來。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農村經濟研究部部長葉興慶:應按照“尊重集體所有權、劃斷農戶承包權、保護務農者經營權”的思路,完善農村土地制度。
![]() | ![]() |
(責編:夏麗娟)
農地流轉,非公經濟,投資,非公有制經濟
網站地圖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京ICP証130063號
投稿郵箱:tougao@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