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評論時政台灣香港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 新加坡吉林南粵魯東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 華商紙媒滾動
2013年07月25日08:33|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以來,新興經濟體的亮眼表現使之成為神話一樣的存在。然而,危機過后,在尋找新的經濟發展模式的過程中,新興經濟體發現,面前是令人不安的十字路口。 |
豺狼虎豹
正如歌中所唱:“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新興經濟體的發展之路上,豺狼虎豹的威脅自然不會少。
美聯儲的政策對新興經濟體的巨大影響在最新一輪的金融市場震蕩中表現無疑。數據提供商全球新興市場証券基金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在截至6月19日的一周裡,世界各地的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共流出資金34億美元,債券基金共流出資金26億美元。分析指出,這種資本外逃對新興市場的打擊尤為沉重,因為其股市規模相對較小。
IMF報告提醒:“如果外界預期的美國貨幣刺激政策減碼,導致源源不絕的資本流逆轉的話,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長放慢的時間可能拉長。”
經濟發展模式成為分析關注的另一個焦點。《金融時報》最近一篇文章指出,新興市場目前的經濟模式是在1997年至1998年金融危機的廢墟中建立起來的,包括4個關鍵要素:低值貨幣、出口拉動型增長、累積美元儲備以及發展非美元融資來源。但這種模式已完成其使命:低值貨幣已變得不再低值,出口拉動的增長模式現在受到發達國家的沖擊,因為發達國家正迅速轉向謀求經常賬戶平衡。因此,新興經濟體需要尋找新的經濟模式以取代現有模式。
還有不得不提的“中等收入陷阱”。它描述的場景是,一個國家人均GDP達到 3000美元左右時,快速發展中所不斷積聚的矛盾,如若沒有得到及時的疏通,就會出現集中爆發的可能。IMF亞太區主任辛格曾表示,盡管新興經濟體相對平安地度過了全球金融危機,但隻有通過堅持不懈的改革,才能避免“中等收入陷阱”。
影響幾何
2002年以來,新興市場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普遍超越50%。2008年歐美爆發嚴重債務危機之后,新興市場更是力挽狂瀾,不但全球經濟增長有超過70%來自於新興市場的貢獻,甚至歐美嚴重的債務問題也依賴新興市場的大量輸血才得以延緩。新興經濟體的重要性已經有目共睹,其未來發展也牽動著整個世界。
有專家指出,進入新世紀10年來,新興經濟體全面普遍的經濟高速增長已告終結,接下來將步入一個較動蕩的時期並經歷劇烈分化,這勢必對世界經濟帶來較大影響。
不過,也有分析對新興經濟體的前景表示樂觀。有專家稱,過去10年來全球經濟最大的變化就是新興國家經濟實力質與量的同時提升。比如,近期巴西、印尼央行搶先在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之前升息,除了事先預防未來通脹壓力外,更是減少短期資本外逃、吸引中長期外資流入的一石二鳥之計。新興經濟體的貨幣政策正在慢慢找到其彈性的調控方式,逐步成熟。分析指出,目前西方國家經濟僅能稱為弱復蘇,新興市場仍將是全球經濟增長的重心。
專家還強調,在各種危機面前,新興經濟體應該團結一致,互相幫助,謀求國際合作。
無論如何,在鋪滿荊棘的道路上,新興經濟體正昂首大步前進。(本報記者 張 紅)
![]() |
(責編:夏麗娟、蓋林讌)
全球經濟展望,IMF,新興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