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23日08:4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繼承父志、為兩岸交流奔走的汪致重,曾多次來台,但今年1月他訪台時因先后與嘉義縣長張花冠、台南縣《無米樂》昆濱伯見面,不在其赴台申請行程中,被台灣移民署下了禁令。 |
不知情誤觸法令
報道說,汪致重雖不是大陸官員,但因汪道涵之子的特殊身分,來台和哪些人接觸,不免牽動當局一些人的敏感神經。尤其是常年關心農民的他,多次深入南部農村,走訪台南、高雄、屏東等地,都是民進黨大本營,他還曾與南部縣市首長見面,更被一些人拿放大鏡檢視。
在接受台灣媒體訪談中,汪致重避談敏感的政治問題,僅是強調台灣“法律”本身存在的矛盾。他說,台灣執法單位移民署可能沒有錯,但台灣相關單位並未事先向商務人士明確表明哪些事不能做,他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觸法令,這項“法律”當中存在瑕疵。況且,3年不能來台自由行、1年不能商務行,這道懲罰確實太嚴重了。
舊思維應與時俱進
汪致重表示,更值得探討的問題是,法規本身已不適用現在的形勢。他說,當時法規成立背景是兩岸剛開放,民進黨(對大陸人士)存有很大的戒心,但事隔多年,時空背景已不同,隨著兩岸往來日益密集,台灣應該檢討法規是否仍有存在的意義?
汪致重認為,這道法令應與時俱進,不該守著舊有思維,否則限制大陸人士赴台自由度的台灣,何以稱為“民主”?
他坦言,6月無法順利赴台令他非常失望,尤其要帶著太太及兒子一同割水稻,本是一樁美事,卻被斷然喊卡。讓他納悶的是,今年4月底他還獲得馬英九親自批准來台,如果1月未按行程已觸法,為何4月又能“破例”來台?其法規的執行顯然存在矛盾。
汪致重不諱言這件事對兩岸交流是“很大的傷害”。目前,他隻能邀請台灣人士造訪大陸,以利兩岸交流工作繼續﹔同時他也向台灣移民署提出書面說明,解釋自己不了解法規,盼能考慮對其解除禁令。(本報特約記者 常 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