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互聯網分裂風險陡然上升 網絡主權維護面臨嚴峻挑戰

【海外版】求解“后棱鏡門時代”網絡安全(圖)【4】

2013年07月22日08:20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美國政府使出渾身解數,對斯諾登窮追不舍的同時,並沒有露出多少被人揭穿老底后的尷尬,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如今居然還陶醉於扮演“網絡攻擊受害者”的角色不能自拔,在不久前結束的第五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美方甚至繼續“關注中國黑客攻擊問題”。這大概就是強權無理與傲慢的真實寫照。

   實施網絡安全外交戰略

  以電子交互方式構筑的地球村正在走向分裂,這不是危言聳聽。歐洲網民試圖訪問在美國頗受歡迎的視頻網站Hulu,網站會彈出信息稱:“很抱歉,我們的視頻庫隻能在美國范圍內被瀏覽。”同樣,美國網民也無法訪問歐洲主流媒體服務提供商Spotify提供的信息。而棱鏡門折射出的網絡世界叢林法則將加大互聯網裂痕。后“棱鏡門”時代,人們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與美國控制下的國際互聯網的關系。可以預見的某些行業迫於信息安全的壓力,將不得不告別國際互聯網退回到嚴格物理隔離的“內網”。不僅如此,基於網絡安全的考慮,各國在網絡建設過程中更加傾向於選擇本國互聯網軟硬件產品,全球統一的網絡軟硬件市場也將走向分裂。因此,加強網絡空間的國際治理,避免國際互聯網進一步走向分裂成為國際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許蔓舒指出,中國主張在聯合國框架下建立一個各國廣泛參與的、公正合理的網絡國際治理機構,反對任何形式的網絡戰和網絡空間軍備競賽,反對網絡空間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2012年10月布達佩斯“網絡空間國際會議”上,中國代表就提出,網絡空間各國應共同遵守“網絡主權”、“平衡”、“和平利用”、“公平發展”以及“國際合作”五項原則,呼吁遵守《聯合國憲章》以及公認的國際法和國際關系准則,“不研究、發展和使用網絡武器,共創和平安全的網絡環境”。作為擁有近6億網民,電子商務交易已相當於國內總產值12.5%的網絡大國,中國有必要、有義務也有條件積極參與並推動這一進程。為此,需要加強相關問題的研究,准確認識中國在網絡空間安全問題上的國家利益以及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制定實施網絡安全外交戰略,為構建一個和平安全、開放公平、自由有序的和諧網絡空間做出貢獻。(本報記者 張保淑)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