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海外版發布

修憲之心不死 改史意圖未亡

【海外版】一路向“右”日本恐迷失方向(圖)【2】

2013年07月11日08:1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7月9日上午,日本政府批准了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提交的2013年度《防衛白皮書》,該書描畫了日本周邊“更加嚴峻”的安全保障環境,並出台了防衛政策,在突破和平憲法上又邁出實質性一步。

  得不償失的努力

  在許多日本人看來,安倍晉三的優點在於想要使國家擺脫長達20年的沉悶困境,力圖恢復這個原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安倍的策略其實很清晰,就是通過“右”的努力來吸引選票,從而達到坐穩政權,擺脫政壇走馬燈的悲劇,然后給自己實現其宏偉藍圖(就是讓日本擺脫戰后秩序)留下余地。

  有政治分析者稱,政治意志主義與民族主義浮夸的辭藻結合在一起的代價,就是與鄰國關系的持續緊張。

  安倍作為右翼的知名代表,就是一直保有著這樣的一種觀點,在與中韓領土糾紛和對歷史的解釋方面,日本人不能停留在過去進行懺悔道歉。於是修憲、否定主義成為安倍的信條。

  這樣的做法飽受批評。馬克斯·韋伯的弟子卡爾·萊文斯坦發表感想“民眾關注憲法未必是好事。”半個世紀前,日本內閣憲法調查會副會長矢部貞治說過:“不要因為修憲勢力佔據了2/3就輕易地改變憲法。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是因為憲法多少有些瑕疵和缺陷而亡國的,卻有因為強行修憲而導致國內分裂的。”

  否定主義不僅傷害了曾受其傷害的鄰國,而且也讓盟友美國感到惱怒。因為損害美韓關系也意味著日本首相“與美國的利益背道而馳。”

  更應該關注的問題

  共同社在六七兩日就日本選舉選民投票意向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僅有四成選民贊同修憲,安倍內閣的支持率從66.8%降至64.2%。

  安倍晉三肯定也知道了這種結果,在7日當天也展現出一定程度的靈活性,表示願意修改自民黨修憲草案。

  有媒體指出,這是在換取與其他政黨合作。但也有分析指出,雖然放低姿態,“兼容並包”,安倍也不能順利推進修憲。

  《金融時報》的評論員斯蒂芬斯直言,通過改寫歷史安倍不能振興日本。解決問題的出路不是赤裸裸地重拾日本民族主義情緒。如果他想要恢復日本的力量,達到這一目的的途徑應該是振興日本經濟。

  安倍原以為依靠自己的“安倍經濟學”就能解決問題。確實在安倍最初上台的幾個月,“安倍經濟學”陪伴著股指走高,出口增加,但5月底,這些成績似乎到了極限。

  有的媒體分析,安倍欲擺脫歷史桎梏,或間接影響經濟成果。想想就知道,對日本經濟來說,哪些經濟體最重要。(本報記者 楊子岩)

分享到:

(責編:夏麗娟)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