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10日08:16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兩岸服貿協議未來實施后,外界一般認為,島內美容美發、洗衣、中藥批發零售、安養機構、印刷出版等行業或因此遭受沖擊,尤其是美容美發業,儼然成為島內這波反服貿協議的急先鋒,相關公會積極向“立委”游說。 |
在憂慮陸資入台沖擊前,島內美發業者頗為自己的服務素質自豪。
島內的優勢還在
許景然是台北市女子美容商業同業公會的理事長,從報紙上得知兩岸已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后,他感到非常震驚:“島內市場已經飽和,20萬美元也不是非常高的投資門檻,大陸業者可挾豐厚資金來台進行不公平競爭,進而影響島內30萬人就業。”
兩岸服貿協議未來實施后,外界一般認為,島內美容美發、洗衣、中藥批發零售、安養機構、印刷出版等行業或因此遭受沖擊,尤其是美容美發業,儼然成為島內這波反服貿協議的急先鋒,相關公會積極向“立委”游說。
島內一些美容美發業者的擔憂,在台灣國際美容交流協會秘書長王宏文看來“有點杯弓蛇影”,因為台灣美容美發業競爭雖激烈,但也很成熟,“以我所屬的美容業為例,台灣幾乎所有的美容服務都轉型為醫學美容。在醫美這一塊,與大陸相比,台灣在人才、技術、設備等方面都勝出不少”。
誰會賠錢做生意
島內發廊業者陳德生也憂慮,美容美發的從業人員多來自較弱勢家庭,一旦開放,將壓縮其生存空間,恐釀出新的社會問題。許景然、陳德生等人表態,若馬當局堅持開放,他們不惜走上街頭表達抗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