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9日08:27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本為“世界孤兒”的斯諾登突然陸續迎來了多名“收養者”。玻利維亞總統莫拉萊斯6日表示,該國願意為美國“棱鏡門”事件揭秘者提供庇護,並強調此舉同時表達了他對歐洲國家的“嚴正抗議”。 |
聽信“傳言”釀大錯:歐洲很尷尬
究竟是誰“通風報信”發出了錯誤訊息,使歐洲四國成為“眾矢之的”?據俄羅斯新聞網6日報道,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稱,一名歐洲政府部長向其透露說事件的背后是美國中央情報局在搗鬼。
斯諾登為奧巴馬的心頭大患,不難想見美國為“捉拿其歸案”必定使盡渾身解數。可惜這次美國失了算,不僅沒能達成目標,還把歐洲盟國拖入了這場渾水中。
據悉,逾百名玻利維亞民眾近日集結在法國駐玻使館外舉行抗議游行,甚至有民眾向使館投擲石塊、焚燒法國國旗泄憤。
雖然法國已就此事向玻利維亞政府致歉,但莫拉萊斯表示:“我們政府的堅定立場是,要到國際機構去爭取國際法規和條約得到尊重。某個不允許我過境的國家僅僅道歉是不夠的。”就連法國當地媒體也對當局的行為深為不齒,“這就是歐洲——抗議的英雄,行動的狗熊”。
歐洲國家的做法的確不太光彩。“棱鏡門”曝光美國監聽歐洲民眾及其政府機構,整個歐洲嘩然,群起抗議。但是當斯諾登提出庇護申請時,“憤怒”的歐洲卻屈從於美國的壓力,將其拒之門外,甚至於失去冷靜,為阻止其“投靠”他國而“攔截”總統專機,釀成外交危機。
“在這一事實背后是美國對歐洲盟友施加的巨大壓力和某些國家輕易屈服於這種壓力的丟臉之舉。”西班牙《國家報》網站文章如此評論稱。
霸權行徑惹眾怒:美國很頭疼
歐洲國家固然要為自己的“沖動”行為付出代價,但此事之后,美國的日子恐怕更加不好過。
“棱鏡門”已經讓美歐同盟產生裂隙,此次烏龍事件美國又陷歐洲國家於“不義之地”,要想修復與歐洲的關系,恐怕沒那麼容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