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7月02日08:21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6月27日至30日,韓國總統朴槿惠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韓國總統首次破例在上任后選擇在訪問日本前訪華。“冰公主”的此次行程在日本引發了極大關注。日本媒體大都擔憂,中韓關系的密切意味著日本的孤立。 |
日本前官房長官河野洋平日前在接受美聯社專訪時表示,安倍試圖修改“村山談話”和“河野談話”的行為,讓日本和中韓兩國的關系面臨倒退數十年的風險,給日本的國際形象造成了損害,也使日本偏離了和平主義的道路。
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也在近日表示,日本政府必須承認釣魚島存在著主權爭議,從中方來看,說日本竊取釣魚島也是有道理的,日本必須停止挑舋行為,並指出,一些日本政客的言論可能導致日本政府被孤立,而這“實際上是由日本自己造成的”。
此外,安倍引以為傲的“安倍經濟學”也讓人不無擔憂。《金融時報》網站文章指出,安倍晉三的“第三支箭”——結構性改革被認為“令人失望”。許多人認為股市飆升和日元下跌不是日本成功再通脹的可喜跡象,而是災難的前兆。“安倍末日論”的支持者聲音更加響亮。
苦澀澀努力彌補
國內外的麻煩似乎讓安倍政府開始嘗試收斂自身“鷹派”色彩。
東亞系列外長會議在文萊召開期間,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擬於7月1日與韓國外長尹炳世舉行會談,同時考慮促成與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非正式交談”。日本共同社報道,多名日本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日韓已就外長會談一事達成一致,這將是去年安倍政權上台以來首次日韓外長會談。
日本媒體也加入游說行列。日本《東京新聞》報道指出,日中韓都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年輕人就業難等問題,在解決中國的環境污染問題方面,日本的技術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日中韓三國應該在緩解領土和歷史問題對立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各自的智慧,合作面對共同的課題。《日本經濟新聞》文章也指出,有關朝核問題的對策、日中韓或是日韓之間的自由貿易協定等對日本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課題。日本應該首先找機會盡快恢復日韓首腦會談,努力加深雙方之間的互相理解。
不過,安倍政府的收斂能做到何種地步還很難說。6月底訪問菲律賓的日本防衛大臣小野寺五典在與菲國防部長會談時表示,日本希望和菲律賓加強軍事領域合作,拉幫結派針對中國意圖明顯。此外,據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日本防衛省已開始研究開發短程彈道導彈,並以導彈射程能夠以沖繩為中心覆蓋釣魚島為設想,旨在強化對華遏制力。
7月21日,日本將舉行參院選舉。如果執政黨成功掌握參院,實現政權穩定后的安倍政府將如何展示“鷹派”色彩,必將對日本周邊外交產生較大影響。(本報記者 張 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