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30日19:53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與前些年相比,中國動輒兩位數以上的財政收入增長已成為歷史。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2012年中央決算報告時說,2012年,中央公共財政收入56175.23億元,比2011年增長9.4%。 |
民生建設依舊是重頭戲
財政收入增幅雖然下降,但國家對民生的支出反而一直在增加。
“在沒有擴大中央財政支出規模的情況下,調整支出結構,重點增加了保障性安居工程、農業水利、節能環保等民生領域的投入。” 樓繼偉在報告中稱。
全國公共財政支出中,民生也是重點。據統計,今年1-5月累計,教育支出同比增長11.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同比增長16.4%﹔醫療衛生支出同比增長25.4%﹔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長19%﹔住房保障支出同比增長8.6%﹔農林水事務支出同比增長13.1%﹔城鄉社區事務支出同比增長18%﹔節能環保支出同比增長24.9%。
民生投入增加,反映出政府理念的轉變。“財政支出不斷向民生傾斜,充分反映了‘共同發展、共同分享、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理念”,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認為,從片面追求增長到重視協調發展,其背后是從“國富”到“民強”理念的轉變,同時也體現出我國正在實現由“增長型政府”向“公共服務型政府”、“民生型政府”的轉變。
“過緊日子,隻能緊政府不能緊民生。現在,我們在民生方面還有很多支出,需要進一步加大支出力度。”賈康指出。
政府“過緊日子”是長期戰略
在財政收入減少的情況下,如何保障民生支出?正如專家所言,“隻能緊政府。”
事實上,去年中央單位財政支出已開始收緊。據樓繼偉介紹,匯總2012年中央行政事業單位等用當年財政撥款開支的因公出國(境)經費、車輛購置及運行費、公務接待費支出,合計 74.25億元,比預算數減少5.59億元。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