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6月28日08:32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摘要:20年前,美國電影《亡命天涯》紅遍全球。如今,一場更加精彩的“貓鼠游戲”正在全球上演,從故事主角斯諾登6月初揭露“棱鏡門”,到他公開現身香港,再到原本應在莫斯科轉機逃往南美的他在眾目睽睽之下“人間蒸發”,斯諾登上演的“金蟬脫殼計”讓人們直呼過癮的同時,也將美國在間諜戰中偷雞摸狗的竊聽劣行暴露於鎂光燈下。 |
德國電影《竊聽風暴》海報
20年前,美國電影《亡命天涯》紅遍全球。如今,一場更加精彩的“貓鼠游戲”正在全球上演,劇情之跌宕起伏,主角命運之驚心動魄,比起《亡命天涯》有過之而無不及。從故事主角斯諾登6月初揭露“棱鏡門”,到他公開現身香港,再到原本應在莫斯科轉機逃往南美的他在眾目睽睽之下“人間蒸發”,斯諾登上演的“金蟬脫殼計”讓人們直呼過癮的同時,也將美國在間諜戰中偷雞摸狗的竊聽劣行暴露於鎂光燈下。對發動間諜戰,美國給出的解釋是協助揪出恐怖分子。事實果真如此嗎?
刺探敵情:揪出核設施和恐怖分子
美國沒有完全說謊。翻看厚重的美國間諜戰史,打擊核設施和恐怖分子確實是美國搞間諜戰的目標之一。
處處不給美國留面子的伊朗,是美國玩間諜戰的好去處。上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伊朗方面就曾根據截獲的秘密通信資料,將大約50名美方安插的“內線”一網打盡。2003年,伊拉克戰爭期間,美國對伊朗發動的間諜戰進入高峰期。一支攜帶大量筆記本和公文包以及一幅巨幅伊朗地圖的美國秘密情報小組,潛入科威特海濱的一處王室宮殿,展開“目標伊朗”行動。據知情人士爆料,該小組實際上是美國搜集伊朗情報的前線指揮部,企圖揪出伊朗境內的核設施及恐怖分子基地。
另外,據以色列媒體報道,美國在伊拉克北部重鎮摩蘇爾和首都巴格達附近修建了兩座巨大的情報大樓,好讓美國的“耳目”遍布伊朗和敘利亞的每個角落。
時至今日,美國針對伊朗發起的間諜戰還在繼續。今年5月,一向喜歡和美國硬碰硬的伊朗便高調處死了一名為美國提供情報的間諜。
商業外衣:中情局將魔爪伸向商界
一個再平常不過的日子,在美國南部的一個小機場,一架再平常不過的飛機迅速拉高起飛,消失在鬆樹和甘薯田地的上空。這一切,看似平常卻又不那麼平常——這架飛機的飛行員是美國反恐戰爭的指揮官,它的飛行目的地是巴格達、喀布爾或者開羅。任務?那是美國中情局的秘密……
據美媒報道,盡管該航空承包商聲稱自己是一個出租飛機和飛行員的私營包機公司,但據中情局的一位前雇員稱,該公司由中情局控制。
自“9·11”事件發生后,中情局開始調整其在海外部署間諜的方式,設立商業公司以掩人耳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