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海外網>>縣域>>三農探索

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信貸傾斜

2013年06月21日13:55來源:金融時報字號:

摘要:我國提高經濟發展包容性的重要內涵就是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對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進行傾斜支持。“三農”由於行業的弱質性,目前還難以通過股票、債券等進行直接融資,而大量小微企業融資還隻能依托於銀行貸款甚至是民間融資。因此,銀行對這兩個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和質量。

  我國提高經濟發展包容性的重要內涵就是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對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進行傾斜支持。“三農”由於行業的弱質性,目前還難以通過股票、債券等進行直接融資,而大量小微企業融資還隻能依托於銀行貸款甚至是民間融資。因此,銀行對這兩個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和質量。

  1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對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進行了部署,指出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信貸傾斜,全年“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於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貸款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

  我國提高經濟發展包容性的重要內涵就是用好增量、盤活存量,對這些薄弱環節進行傾斜支持,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后勁。政府在當前經濟形勢下滑時對金融支持薄弱環節的政策措施進行部署,有望繼續補強經濟發展中的“短板”。

  現實來看,“三農”由於行業的弱質性,目前還難以通過股票、債券等進行直接融資。小微企業方面,雖然目前針對中小企業的集合債、私募債、集合票據發展迅速,但是仍局限於少數已經經營穩定的中型企業,大量小微企業融資還隻能依托於銀行貸款甚至是民間融資。因此,銀行對這兩個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出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成效和質量。

  據央行統計,3月末,我國主要金融機構及小型農村金融機構、外資銀行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3.5%,貸款增速比同期大型和中型企業分別高1.6個和1.9個百分點﹔農村貸款余額增速也高於各項貸款增速2.4個百分點。雖然今年我國銀行業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加大,但是與龐大的資金需求相比仍顯不足。此次國務院部署貸款增速和增量不低於上年同期水平,將對小微企業和“三農”下半年的融資需求滿足度形成保障。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四化”同步,目前農業發達地區正值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關鍵時期,隨著土地流轉加速,農業生產集約化、規模化趨勢明顯,一大批種養殖大戶、家庭農場不斷涌現,他們的資金需求呈幾何級數增長,同時信貸需求主體也從以往的農戶擴展到專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農村經濟組織。這種發展趨勢一方面給銀行支持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戰,同時也給銀行創新提供了機遇。許多銀行已經在專業合作社貸款、訂單農業貸款上進行大膽嘗試,以期實現把對單戶的零售式小額貸款轉為批發式的貸款支持,把大量信貸資源不斷向農村配置。

  據記者了解,一些銀行在向“三農”延伸業務觸角時,依托訂單農業產業鏈條發放貸款,並通過委托支付等方式,實現了資金流和物流的封閉運行,或者在農戶貸款中引入保險和信托機制,從而破解了風險控制難題,達到了同時向龍頭企業、合作社以及農戶發放貸款的效果。另外,隨著農村地區收入增長,一些走上致富路的農民消費信貸需求大幅增長,農村金融需求日趨多元化。要適應這一需求,農村金融機構還必須在產品和服務創新上進行更多探索,農村信貸市場才能真正活躍起來。

  在小微企業信貸領域,銀行的信貸投放同樣面臨著如何控制風險的難題。特別是去年以來沿海的傳統制造業企業走入了經營困境,一邊是國內生產成本上升,一邊是外部需求不穩,出現了訂單大戰。廣東佛山的一位企業主告訴記者,市場競爭加劇,經營環境惡化正倒逼小微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建立研發團隊,進行設備投入,或者與高校合作開發高科技、高附加值產品,其中不少企業向新材料、生物制藥等高科技領域進軍。大量科技型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引領著東南沿海一帶傳統產業的升級方向。而企業的再投資過程,必然需要資金支持,滿足科技型小企業的融資需求,推進科技、金融融合,成為許多銀行的創新基點。

  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支持力度,需要銀行從信貸產品特性和擔保角度兩個維度進行創新,以強化中小科技型企業融資的可得性。比如南海農商銀行創新推出了租金收益權質押、知識產權質押等信貸產品。建行總行也針對小微企業,創新推出“e貸通”網絡聯保聯貸,小企業通過注冊“善融商務”成為認証會員,然后聯合在網上發起貸款申請。此外,該行還開發了基於小微企業的結算、存款量判斷風險和授信額度的“善融貸”,開始顛覆小微企業貸款必須抵押的傳統思維。

分享到:

(責編:蓋林讌)

相關新聞 >

美圖精選 >

國內國際台灣華人視頻論壇

評論 >

圖片 >

視頻 >

國際 >

國內 >

娛樂 >

港澳台 >

文史 >

關於海外網 | 廣告服務 | 海外網招聘 | 聯系我們 | 法律顧問: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
海外網版權所有 ,未經書面授權禁止使用
京ICP備12041252號
投稿郵箱:hww@haiwainet.cn
Copyright © 2011-2013 by http://www.haiwai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