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過去15年,整個世界已發生了變化,但美國的例外論在很大程度上卻一直沒有改變。 |
【路透社倫敦6月13日電】過去幾周有關美國國家安全局大范圍實施“棱鏡”電子監控計劃的泄密事件,會破壞美國為自己和整個世界所制定的高標准。
數年來美國一直對外國民眾系統地進行暗中監視,在這種情況下,該國又如何能要求其他國家停止利用互聯網以犧牲他人為代價來實現自己的目的昵?
這種矛盾的做法在美國的外交政策領域並不是新情況。它是美國例外論的另一個方面。美國是如此急於使自己立於各種行為和價值觀的頂峰,以致當其不可避免地無法達到相關標准時,將會導致出現尷尬的矛盾狀況。這令人感到羞恥。 .美國言行不一的表現並不限於互聯網領域。2008年爆發的金融危機令外界對該國自稱擁有世界最佳金融體系的言論表示懷疑。在安然公司、雷曼兄弟公司和麥道夫丑聞先后曝出后,美國如何能迫使擁有不同經濟制度的各個國家認同自由市場體系?
美國還請求其他國家根除公司的貪污腐敗行為,與此同時,它卻允許來自公司的說客指引著華盛頓制定的政策。當然,美國的腐敗問題遠沒有許多發展中國家嚴重。該國制定的《反海外腐敗法》是一項突破性的法律,但這卻無法抵消美國未能滿足自己為世界制定的高標准的種種錯誤行為。
同樣不要忘記該國在人權領域做出的種種努力,無論是建設民主制度、提供對外援助還是支持聯合國執行相關決議等。但如果不存在阿布格裡卜監獄虐囚事件、關塔那摩監獄和無人機攻擊等標志性事件,推進上述工作將更加簡單易行。
過去15年,整個世界已發生了變化,但美國的例外論在很大程度上卻一直沒有改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