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05月31日09:54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字號:
5月27日,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荊山路小學開展“慶六一 千條紅領巾擺國旗傳遞我的中國夢”活動,千名小學生通過讓紅領巾帶著自己的夢想,拼湊成五星紅旗,來表達我的中國夢,抒發對偉大祖國的敬仰和熱愛之情,喜慶“六一”兒童節。
趙東山攝
近日,安徽蕪湖舉辦的風箏文化藝術節,在蕪湖夢幻王國廣場舉行。來自一家美術學校的百名兒童,在風箏上現場彩繪。孩子們在父母的陪同下,一起放飛風箏、放飛夢想。
孫 芮攝
打彈珠、跳皮筋、踢毽子……多少曾經的童年游戲,在時下的校園裡、空地上已經不見了蹤影。科技的進步讓電子玩具、網絡游戲等高科技玩具,幾乎充斥了孩子的課余生活。生活便捷了,可是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在動手過程中得到的樂趣卻少了。“宅”生活,在無形中“偷走”了孩子的動手機會。
隨著時代變遷,孩子心中那份樂趣也在改變。一位“80后”小學班主任說:“當年我讀小學的時候,書包裡常裝著橡皮筋或是毽子,一到課間10分鐘,大家就興奮地跑出去玩一把,現在的孩子還得讓我把他們‘趕’出去,有些孩子是寧可坐著也不願站著。”如今,面對海量的信息、趣味的游戲,不少成年人都難以抵擋,何況孩子。因此,就更應該讓孩子在實體世界、與人交往、體驗生活中獲得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