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共十八大以后,包括李春城在內的一批官員紛紛被查,不斷提振公眾的反腐信心。而此次劉鐵男成為因微博實名舉報而落馬的首位省部級高官,無疑更加引人矚目。網絡反腐該如何規范引導,如何更好地發揮出網絡反腐的正能量等問題,亦引發眾多討論。 |
趙乃育作
新華社發
劉鐵男
(資料照片)
5月12日,監察部網站一則簡短的消息,引來微博上的廣泛轉載: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劉鐵男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中共十八大以后,包括李春城在內的一批官員紛紛被查,不斷提振公眾的反腐信心。而此次劉鐵男成為因微博實名舉報而落馬的首位省部級高官,無疑更加引人矚目。
網絡反腐該如何規范引導,如何更好地發揮出網絡反腐的正能量等問題,亦引發眾多討論。
微博舉報扳倒問題官員
去年12月6日,《財經》雜志副主編羅昌平發布3條微博,向中央紀委實名舉報劉鐵男存在學歷造假、與商人結成官商同盟騙貸、包養情人后反目並威脅女方等行為。
歷時5個多月,這起微博實名舉報終於有了結果,劉鐵男落馬。如果相關部門經過審慎調查之后查清劉鐵男的違紀事實,並根據規定嚴肅處理,無疑將成為微博反腐的一個經典案例。
被微博等網絡方式舉報落馬的,劉鐵男並不是第一個。不雅視頻雷政富、“天價煙”局長周久耕、“表哥”局長楊達才,一個個都是在被網絡曝光后倒下。
“網絡曝光行為的大量出現,是因其能引起輿論關注,見效快。”北京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王文章對本報表示:“網絡反腐的繁盛恰恰說明制度反腐要進一步落到實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