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美媒:中國貢獻突出 如無中國金磚將變雞肋

2013年03月28日09:21    來源:大公網        字號:
摘要:美國《大西洋月刊》文章稱盡管“金磚五國”的概念會繼續存在,但中國與其它四國的差距將會不斷加大。沒了中國,“金磚五國(BRICS)”或許就將成為“雞肋四國(RIBS)”。

\

3月2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南非德班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五次會晤。這是與會領導人集體合影。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海外網3月28日電 據中評社編譯美國《大西洋月刊》文章稱,當地時間3月26日,中國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抵達南非德班,參加將在此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這個由五個新興國家英文名字首字母命名的地緣經濟組織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地緣政治集團。在接下來的幾天內,來自五國的領導人將通過會議來尋求各國之間的共同點。

但是,文章稱,現在更大的問題是,金磚國家組織是否已經變得不合時宜。文章稱,中國的突出表現令它與其它四國顯得格格不入。盡管“金磚五國”的概念會繼續存在,但中國與其它四國的差距將會不斷加大。沒了中國,“金磚五國(BRICS)”或許就將成為“雞肋四國(RIBS)”。

文章稱,當高盛集團的吉姆 奧尼爾(Jim O′Neill)12年前提出“金磚國家”這個概念時,許多人認為,印度和巴西的經濟增長率將很快超過中國。奧尼爾最近還大膽地預測,“印度絕對擁有金磚國家內最大的經濟增長潛力。”但是,殘酷的事實卻是,中國的經濟增速仍然是金磚國家其它成員國的兩倍以上。

事實上,自2001年起,中國與金磚國家其它成員國的GDP差距每年都在拉大。在未來十年裡,這一差距可能將變得更加明顯。文章稱,基於這樣的分歧,將中國同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分離開來似乎更合適。或許,剩下的國家可以叫做“雞肋四國(RIBS)”。

2001年,中國的GDP已經是其它四國GDP的總和。金融危機發生后的五年內,隻算中國經濟的增長量就比俄羅斯和印度經濟總量加起來還多。事實上,在這段時間內,全球經濟增長的40%都發生在中國。

去年,中國的經濟總量超過了1萬億美元﹔俄羅斯和印度增長了1千億美元﹔而巴西和南非則有所下降。2001年,中國是全球第六大經濟體,而現在中國已經位居第二,並且有可能超越美國,在未來十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在貿易方面,中國佔了全球商品出口的11%,大約是其它金磚國家出口總和的兩倍。並且,金磚五國的出口市場和進口市場都是美國、歐盟和日本。中國與其它四國間商品貿易的比重非常之小。

在外匯儲備方面,2001年,中國就是其它金磚國家總和的兩倍了。現在,中國外匯儲備已經是其它四國的三倍。在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上,中國佔到了全球總量的30%,也是其它四國總和的兩倍。

文章稱,高盛集團現在仍然鼓吹金磚國家的崛起(雖然它拒絕承認南非的加入)。在高盛集團最新的“金磚國家基金”計劃書中,它預測到2030年,金磚國家的經濟總量將超過G7(七國集團包括加拿大、法國、德國、英國、意大利、日本和美國)。如果高盛預測成功,那這個預測中最重要的部份將是中國為全球經濟貢獻1.7萬億美元,在不到20年內打造出另一個美國。

文章稱,將幾個區別明顯大於共同之處的因素簡單地綁在一起將令人感到非常混亂和困惑。盡管在本世紀初,金磚國家在突出新興國家的地位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金磚國家現在已經變得有些與現實脫節。就像在一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國家討論人均經濟增長的概念一樣,將中國拖入金磚國家這個組織的意義並不大。如果說要預測成員國在全球舞台上的經濟和政治影響力,“雞肋四國(RIBS)”或許要更加符合現實。即使政府、投資銀行和媒體仍然使用金磚五國這個概念,但一個有思想的人還是會將中國和其它四國分開來看待。

分享到:

(責編:馮慧)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