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首頁評論時政台灣華人國際財經娛樂文史圖片社區視頻專題創投吉林南粵商城創新中原招商縣域環保創投成渝移民書畫IP電視華商滾動
海外網>>要聞

官員抱怨群眾覺悟低素質差 張德江:你了解群眾?【2】

2013年03月18日08:49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摘要: 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00多天后,66歲的張德江3月14日當選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執掌中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履行13億人民賦予的神聖權力。在更加注重依法治國的新形勢下,作為新中國第九位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使命艱巨、任重道遠。

  □主政一方

  力推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

  “嫩江不退到安全水位,我不會離開。”1998年嫩江流域特大洪災中,時任吉林省委書記的張德江,留下了乘沖鋒舟到鎮賚嘎什根鄉看望被洪水圍困群眾的難忘身影。在地方主政期間,每逢重大自然災害,張德江總是身先士卒,靠前指揮。

  對人民利益的關切,同樣體現在張德江對教育和就業等民生問題的重視上。“今后的發展不是看資源、地理位置,關鍵是靠人才、靠知識。”在張德江看來,抓教育是一大德政,不重視教育的領導是不稱職的領導。張德江1980年至1983年曾擔任過吉林省延邊大學副校長,使得他與教育的關系十分密切。

  最近5年,擔任中國國務院副總理的張德江分管就業、社保等民生領域工作。

  在多個場合,張德江都一再指出,要以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為重點,做好農民工和就業困難群體等人群的就業工作。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國務院出台了一系列促進就業的政策措施。

  同時,張德江更特別強調對勞動者進行職業教育和技能培訓。“一人上學、一人就業、全家脫貧”,他強調,要完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和終身教育體系,建立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教育培訓制度,全方位開發人力資源。作為解決就業的重要平台,民營企業能否在新形勢下健康持續發展,張德江也十分關注。

  而在中國基層民眾最為關心的社會保障領域,張德江在國務院工作期間,一直積極推動建立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目前,中國已基本實現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全覆蓋。

  歷任吉浙粵渝四地“一把手”

  1946年11月生於遼寧省台安縣的張德江,197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於朝鮮金日成綜合大學經濟系。先后擔任過吉林省延邊大學副校長、延吉市委副書記、延邊州委副書記,1986年進京任民政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從1995年開始,張德江曾歷任吉林、浙江、廣東、重慶四省市的“一把手”——中共的省(市)委書記。在擔任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前,他曾連任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

  張德江在其曾經任職的四個省市,都結下了深厚感情。離開吉林時,他說了三句話:吉林是個好地方,我沒待夠﹔吉林是個干事業的地方,我沒干夠﹔吉林的干部群眾朴實,我沒處夠。在離開浙江時,他說,浙江人民勇於拼搏的精神永遠值得學習。我工作了四年多,學習了四年多,隻能算本科畢業,今后還要學習。當廣東的全國人大代表希望老領導多去廣東看看時,張德江答道:珠江水,南國情,難以忘懷。去年張德江臨危受命擔任重慶市委書記,8個月后,他在離任時感慨:重慶在我心中,我祝福重慶!

  張德江曾經撰文寫道:“共產黨員要樹立干淨干事、親民愛民、求真務實、艱苦奮斗的形象。”這,也是其對於自身的期許與寫照。

  張德江夫人辛樹森是高級經濟師、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他們在當知青一起到農村插隊時相知相愛后結為夫妻,並育有一女。

 

分享到:

(責編:馮慧)

相關新聞 >

視頻 >

  • 女毒販讓嬰兒吸毒女毒販讓嬰兒吸毒
  • 女生學校裡遭群打女生學校裡遭群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