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副總理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17日上午應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言人傅瑩的邀請,與採訪兩會的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
俄新社記者:您剛才談到中美關系問題,我不能不問一個關於中俄關系的問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訪問俄羅斯,作為新一屆總理,您怎麼評價中俄關系?將在哪些方面推動中俄合作?
李克強:習近平主席即將訪問俄羅斯,這本身就說明中俄關系的重要性。我們兩國互為最大的鄰國。我還記得去年訪問俄羅斯,俄羅斯領導人同我會面的時候,直截了當地說,我們之間的政治關系很好了,沒有什麼談不攏的,大家是不是多用點精力談談務實合作的事。我在同俄羅斯地方、民間人士接觸過程當中,也深感他們迫切希望能夠提升中俄務實合作的水平,發揮中俄經貿互補的優勢。我還記得出席一個經貿方面的論壇,當時中俄雙邊貿易額是800億美元,我就憧憬,通過共同努力,再翻幾番沒有問題,而且可以實現共贏。
中俄推動務實合作,在地區和國際事務中加強溝通協調,不僅有利於鞏固雙邊關系,而且有利於維護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穩定。事實上,中國同周邊國家一直在推動互利合作、互利共贏,發揮相互優勢,使雙方關系邁上新的台階,使亞太地區和平、發展與合作成為不可阻擋的潮流。
剛才主持人說這是最后一個問題了,今天在場的有很多來自國外的記者朋友沒有機會一一提問,我想再講幾句。
這一段時間,我一直在看有關中國問題的報道,當然主要是國際輿論所關注的一些問題,大概主要是兩方面:一個是擔心中國經濟能不能夠持續發展﹔還有一個是擔心中國發展起來會不會恃強稱霸。
這兩種疑問我認為都可以打消。中國有條件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不斷推進社會進步。中國有13億多人口,實現現代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持久的國際和平環境。即使中國發展強大起來,我們也不會稱霸,因為中國在近現代歷史的慘痛遭遇中有深刻感受。“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中國人的信條。
這裡我想強調,走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堅定不移的決心,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中國不可動搖的意志。這兩條原則並行不悖,符合維護地區穩定和世界和平秩序的原則。中國作為發展中的大國,願意承擔相應的國際義務,同世界各國一道,攜手努力,守護21世紀的全球和平與繁榮。謝謝各位。
剛才主持人又向我“示表”了,時間到了。我知道許多人可能很早就來到這裡了,如果沒有新聞記者,這個世界上就沒有新聞了。你們很辛苦,也請保重,我們還有機會再見。再次謝謝各位,再見。
這次會見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舉行,歷時1小時47分。參加採訪的中外記者約800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