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十年一次的權力交接”昨天完成精彩的一步,在14日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當天全國人大會議的其他議程也推進順利,鮮明的中國特色與西方選舉中的辯論和爭吵完全不同,有西方媒體覺得“投票沒有任何懸念可言”,因為幾個重要職位的選舉採取的是“等額選舉”方式,但也有媒體看到了中國政治規則的確立,它的魅力和潛力都將逐漸展露。 |
1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習近平當選為中國國家主席和國家軍委主席。這是胡錦濤與習近平親切握手,表示祝賀。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中國“十年一次的權力交接”昨天完成精彩的一步,在14日的全國人大會議上,習近平當選中國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當天全國人大會議的其他議程也推進順利,鮮明的中國特色與西方選舉中的辯論和爭吵完全不同,有西方媒體覺得“投票沒有任何懸念可言”,因為幾個重要職位的選舉採取的是“等額選舉”方式,但也有媒體看到了中國政治規則的確立,它的魅力和潛力都將逐漸展露。
英國路透社說,中國14日完成自1949年以來第二次有序的政治交接。中國領導人將怎樣應對挑戰?中國能保持經濟增長奇跡嗎?未來中國走向哪裡?西方媒體提出的一大堆疑問將中國面前的挑戰做了陳列,這種形勢下,中國政治的確定性被廣泛認為對全世界都是正面消息。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說,中國領導層在未來一到兩年內,將保持政策的延續性。日本《朝日新聞》說,在政權代際完成交替之后,“換了擋的中國將開始提速,進入一段新的旅程”。
西方國家最高領導人正式就職都有一套繁雜的儀式,相比之下中國的交接程序則要更加簡潔。美國《洛杉磯時報》說,根據中國的現行政治制度,沒有國家主席的正式就職儀式,所以宣布完投票結果后,習近平向全國人大代表鞠躬致謝,並同前任胡錦濤握手。
在一些西方媒體看來,中國的權力交接即使早在意料之中,但仍然意義重大。西班牙《國家報》說,習近平在去年11月就被選舉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現在他又被選舉為國家主席。這代表著中國兩代領導集體的權力交接正式完成。中共中央總書記是中國實際權力的來源,但國家主席的職位能夠強化領導人的角色,也有利於進行國際交往。
“大陸兩會影響力早已超出國界,在世界范圍內引起極大的關注。”台灣“今日新聞網”14日說,全球看好大陸未來10年,歐美十分關注兩會。
在馬來西亞《星洲日報》看來,未來中國的走向不是一個問號。該報評論稱,預計中國領導層在未來一到兩年內,將保持政策的延續性,施政方向也是“由內而外”,但會有針對性,解決具體問題。該報另一篇評論還稱,綜觀十八大閉幕至今100多天的中國情勢,不僅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團結一致,用一致的言行全面、系統詮釋了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決心和信心,中國社會的精英階層、主流輿論也以極大的熱情和行動表達了對這一“政治方向”的支持。(環球時報駐美國、西班牙、泰國、德國、英國特派特約記者 諶庄流 丁大偉 韓碩 青木 孫微 盧昊 柳直 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