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評論指出,軍隊及軍事活動所需費用都必須在公共財政中列支,而公共財政來源於納稅人的稅款,由此決定軍隊及軍事事務的公共屬性,因此軍隊事務與政治事務的其他部分一樣,必須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向公眾公開。 |
評論分析
番號公開只是透明的一步
從媒體去年實時報道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服役,到珠海航展上直接公布武器的官方代號,而非以前的“某型號”,軍事評論員吳健指出,公開集團軍番號是最近一段時間我軍提高透明度的舉措之一。
有評論指出,由於軍事事務的特殊性,確有諸多不能公開、需要保密之處,但在相當多方面和相當大程度上,仍有進一步向公眾開放和公開的必要。集團軍番號公開,隻不過是其中一個步驟。
評論指出,軍隊及軍事活動所需費用都必須在公共財政中列支,而公共財政來源於納稅人的稅款,由此決定軍隊及軍事事務的公共屬性,因此軍隊事務與政治事務的其他部分一樣,必須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向公眾公開。
無任何國家軍事絕對透明
軍事戰略學博士閆永春指出,國家間的軍事透明是在各種條件下進行的復雜博弈過程,透明或不透明,主動透明或被動透明,透明什麼內容,透明到什麼程度,什麼時機透明,用什麼方式透明,向誰透明,都取決於特定條件。任何國家的軍事透明隻能是相對的、有限度的,沒有一個國家的軍事絕對透明。
閆永春指出,美國在軍事透明問題上採取雙重標准,已把軍事透明問題作為爭奪戰略利益、維護絕對優勢、削弱潛在對手的手段,對此中國應有清醒認識,有所為有所不為。
軍事透明度正在不斷增加
軍事科學院研究員陳舟認為,增加軍事透明度是為增進與各國的相互信任。但透明是相對的,必須考慮到國家的安全關切,不能影響到國家的安全利益。
空軍軍事專家楊宇杰此前在人民訪談回答網友提問時指出,軍事領域與國家安全關系密切,具保密特質,很多人認為,軍事透明度和保密是一對無法紓解的矛盾,但隨現代科技迅速發展,軍事透明已逐漸成為世界軍事發展的大勢所趨。
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主任朱成虎少將認為,“中國的軍事不透明”的論調基本上是一個偽命題,是西方一些人惡意炒作的一個問題。他指出,軍事透明是相對的,任何國家都有不透明的地方,透明度不應該是對等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