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方面來看,安倍晉三上台后,不僅不緩和釣魚島爭端,反而更加強硬,表示釣魚島爭端沒有談判余地。同時,安倍還積極拉美國介入釣魚島爭端,在中國周邊國家搞經濟外交,試圖組建遏制中國的包圍圈。從日本的這些舉動來看,日本是鐵了心要與中國在釣魚島爭端上死磕到底。因此,在中國派出戰機進入釣魚島上空時,日本不僅發出射擊警告的戰爭信號,還於近日舉行奪島演習,這些都顯示出日本在釣魚島爭端中的不妥協立場。因此,隨著中國海空一體維權行動的逐漸推進,日本也必將採取更為激進的方式來與中國對抗。
在此背景下,中日在釣魚島發生軍事沖突的可能性將大為上升。問題在於,如果兩國戰機在釣魚島上空出現相互攻擊的行為,不管是哪一方先進行攻擊,中日兩國政府是會採取危機管控措施將沖突淡化,避免發生更大規模的軍事沖突?還是採取惡化事態的措施,決意一戰?
筆者認為,到底是淡化沖突還是決意一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美國的態度。首先,僅日本自身是很難與中國對抗的。這個不僅指軍事方面,經濟方面也是如此。今日中國已不是百年前的“東亞病夫”,中國今日的常規軍事力量雖仍有限,但對付日本還是有把握的,另外中國還有致命的殺手?。此外,由於現代戰爭對經濟的依賴性很大,因此,經濟實力的強大與否對戰爭勝負的影響非常大。中國目前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完全有能力支撐一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