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飽受霧霾侵害的不只是北京,中東部各地也陸續出現大范圍和長時間霧霾天氣。來自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跟隨大霧籠罩的范圍,從華北到中部乃至黃淮、江南地區,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和嚴重污染。 |
3
如何拯救空氣?
面對霧霾天氣,專家提醒百姓要盡量減少室外暴露的時間,減少開窗,注意個人防護,如果長時間在室外活動,要注意個人防護,比如佩戴口罩等。
有評論指出,“污染是自由流動的,誰也不能獨善其身。對浩蕩的車流、高聳的煙囪、飛揚的煙塵,我們再也不能熟視無睹,以為不在自己家門口就沒事。PM2.5的危害,已經像無孔不入的霧氣一樣,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1月13日14時,北京首次實施“極重污染日應急措施”應對:中小學及幼兒園減少或停止體育課、課間操及戶外活動,施工工地停止土方施工,公務車帶頭停駛……
有專家認為,嚴格執行政府應急措施,盡量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的排放是必須的,改善空氣質量更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一方面,民眾要增強自身的環境意識,切實減少污染排放。另一方面,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調整是必由之路。PM2.5等污染物的治理,難就難在需要綜合手段,實現多項污染物協同減排。污染治理是一個多環節密切咬合的鏈條,隻要有一個環節“掉鏈子”,PM2.5減排就會受影響。同時,大氣污染呈現區域性特征,必須建立區域聯防聯控機制來應對。
延伸閱讀
PM2.5的危害
PM2.5為空氣動力學當量直徑小於2.5微米的顆粒物質,又稱為細顆粒物,可引起能見度的降低,是構成霧霾天氣的主要原因。由於其粒徑小,可吸附有毒有害化學物及細菌病毒等微生物,並隨呼吸進入人體呼吸道,刺激人的鼻黏膜、支氣管黏膜等敏感部位,或者被直接吸入到肺部,誘發疾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