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6日報道中稱,中國表示將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表明新領導人可能接受較慢的增長速度,以換取更加可持續的增長模式。 |
海外網12月24日電 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2月16日報道中稱,中國新領導層已開完第一個重大會議,同意在明年保持經濟政策基本不變。
在為期兩天的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之際,執政的共產黨介紹了來年的經濟工作任務,與即將交棒的這一屆政府基本保持一致。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說:「在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反彈、企業盈利增長反彈,而通脹較低的情況下,我們認為中國經濟現在處於有利地位,並能在2013年上半年保持這種狀態。」
香港《南華早報》12月17日報道說,中國一年一度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受到分析人士的普遍關注,他們希望從中了解指導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經濟發展的戰略。
這次會議未出現令人意外的消息,大部分政策都基本保持不變或事先已經透露。
分析人士說,北京希望減少經濟對出口的依賴。香港金融界立法會議員張華峰說:「中國正朝正確的方向前進,促進國內消費和城鎮化,因為這可以減少對出口的依賴。擁有強勁的國內需求可以確保中國更長期的增長,不管全球市場如何變化不定。」
發出最強烈改革信號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2月16日文章中稱,中國發出經濟改革的強烈信號。中國新領導人發出了迄今為止最強烈的信號,表明經濟改革是他們的首要經濟任務,以使其更加依賴國內需求而不是出口和對資本密集型國有企業的投資,即便這會使短期增速放慢。
中國領導層在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說,希望促進進口,加快農業轉移人口與城市的融合,以促進國內需求。會議指出,中國需要顯示出更大的改革勇氣。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17日報道,在中國社會對改革的呼聲持續高漲之際,由中共新領導層主持的首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動下一步改革」,並要明確提出改革的總體方案、路線圖和時間表。
在習近平重走「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的南巡之路,以及李克強發出「改革是中國發展的最大紅利」的呼聲后,外界期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制定出改革導向的大政方略,而中共新領導層也對此作了響應。
銀河証券首席總裁顧問左小蕾分析指出,「改革」是這次經濟工作會議最重要的亮點,進行「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改革提法過去不曾有,說明「高層認識到改革是系統問題,是個體制問題,改革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受訪的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則指出,有別於過去「摸著石頭過河」,中國現階段的改革需要一個整體考慮的「頂層設計」,前30年的改革不知道哪裡水深,現階段知道了,「比如分配制度的改革是水很深的,要怎麼改?就要有路線圖和時間表」。
彭博新聞社網站12月16日報道中稱,中國表示將更加注重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這表明新領導人可能接受較慢的增長速度,以換取更加可持續的增長模式。
在年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結束以后,新華社昨天的報道沒有提到尋求「較快」增長,這是近年來一直實行的政策。新華社說,領導層承諾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12月4日的政治局會議也提到需要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