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與奧巴馬的會談中除了將確認進一步強化同盟關系外,安倍還有意促成日美間一些遺留課題的旱日解決,但擺在他面前的難題也著實不少。 |
普天間機場搬遷工作尚無頭緒,位子沖繩縣中南部地區的美軍設施進行區域內搬遷的計劃恐怕也難以在年內制定完成。強化日美同盟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取得實際成果現在還是未知數。
對於中韓來說,雖然安倍仍然在領土問題上態度強硬,但在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上還是保持了克制,這種冷靜的應對方式還是表現出了對中韓擔憂情緒的顧及。
安倍在17日的記者會上回避了就參拜與否給出明確答案,稱“作為外交問題不應該由我本人做出答復”。
之所以在這一問題上如此含糊其辭,主要是由於中韓兩國對於其眼中的“鷹派”安倍始終抱有高度警惕。
韓國的神經則被修改涉及慰安婦問題的“河野談話”以及日本可能設立“竹島(韓國稱獨島——本網注)之日”並舉行國家紀念活動所牽動。安倍在17日的記者會上沒有提到慰安婦問題。外務省官員表示,“安倍在擔任首相之后將採取與在野之時不一樣的應對方式,希望韓國方面能夠更多關注他上任之后的言行”。
韓國新總統的就職典禮定於明年2月25日舉行,而“竹島之日”就在這之后的三天。日韓外交人士擔心,如果日本政府果真計劃舉行國家紀念儀式,那麼日本首相將不會獲邀出席韓國總統的就職典禮,改善日韓關系的氣氛也將隨之消散。
【《日本經濟新聞》12月19日文章】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18日與美國總統奧巴馬舉行電話會談,新政府成立前便事實上啟動外交活動。眾議院選戰中,安倍在領土問題上凸顯強硬姿態,引起中韓警覺。安倍爭取借助日美同盟改善同中韓的關系。
2006年,安倍選擇中國作為就任首相后的外訪首站,以求改善日中關系。這次則採取如下戰略:日美同盟第一,通過重拾強大的外交力改善同各國的關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