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十八大新聞中心對中外記者提供專業化科學化人性化服務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1200名國外記者、400名港澳台記者前來採訪十八大,境外記者人數較十七大有大幅增長。 十八大召開期間,將舉辦多場記者招待會,首場發布會將於明天下午在人民大會堂舉行。 |
外媒看十八大
“開放程度超出想象”
昨日,距離黨的十八大開幕還有3天,來自全球各地的報道十八大的記者陸續來到十八大新聞中心領取採訪証。記者昨天現場採訪了多位外國媒體同行發現,中國經濟如何持續保持高速發展,中國領導人如何持續推進改革等,都是記者們關注的熱點。一些前來採訪的記者表示,對十八大的關注度比美國大選還高。
最關注中國經濟政策走向
尤素菲是伊通社中文網站站長。尤素菲說,他對十八大充滿期待。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后,中國依然依靠擴大內需的積極措施,保持了經濟的平穩、快速發展,這種強大的內源式發展令世界驚嘆。他參加此次十八大,最為關注的就是中國經濟政策的走向。十八大提出怎樣的經濟政策導向將直接影響中國,乃至世界經濟未來的發展。
關注度高過美國大選
德國《世界報》記者艾林在中國生活已經有十多個年頭了,如今,他已經可以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
他已經連續13年參加中國的兩會。他表示,中共十八大的關注度在某種程度上高於美國大選。從之前媒體公布的資料看,這些領導干部都擁有豐富的基層領導經驗,具有很高的學歷和深厚的專業背景,這將有利於推動中國取得新的進展。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產生,將為中國未來的發展帶來新的希望,世界也都將非常期待。
便利服務感覺貼心
路透社記者薩金表示,他曾經參加過很多次中國的兩會,但參加中國的黨代會還是頭一回,這讓他感覺很新鮮。尤其是這兩天在十八大新聞中心的體驗,讓他感覺到很貼心。“為外國記者提供了很多便利的服務,從會場到新聞中心都有接駁班車,甚至還組織外國記者到周邊城市的工業園區採訪,去到下面的工廠,這種開放的程度也超出我們的想象。”
(文/本報特派北京記者肖歡歡、盧文潔,圖/倪黎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