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私人博物館:藏寶於民 傳承於民

2012年10月24日08:59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千萬別說在我這裡買的!”61歲的胡保林還記得上世紀70年代自己購買一位老先生家藏古字畫后,臨走前老先生千叮嚀、萬叮囑的這句話。

“那時的文物收藏交易見不得光。”現在已是南昌市寶林博物館館長的胡保林說,當時由於文物收藏的交易缺乏法律和法規保護,買賣在地下進行。過后待文物漲了價,賣方又反悔要贖回的事情時有發生。

當時,像胡保林這樣的普通公民沒有文物收藏流通的權利,但是在各省的文物商店,流通與經營文物是合法的。文物商店在各個縣設收購點,將民間文物收歸國有是當時的主流。

“由於當時個人之間不允許買賣文物,民間收藏人隻能交給我們,因此省文物商店一家獨大,壟斷的收購價格很低。”江西省文物商店總經理趙中朝告訴記者。社會流散文物收集上來后,其中的精品主要無償提供給公立博物館,或者提供給科研院所作為研究對象。

趙中朝說,隨著國家對個人收藏和流通文化政策的放開,就算是公立博物館,也得掏錢購買,只是有同價優先購買權,其他別無優待。

1982年文物法出台,文物流通被正式認定合法后,有財力、喜好的收藏者不斷涌現。“合法的文物交易渠道和平台不再局限於省文物商店。”中國博物館協會常務理事孫家驊說,與此相伴的是個人文物收藏權利的完善,包括佔有權、使用權、處分權和收益權。

“改革開放后國家經濟社會環境的持續穩定為文物收藏者的積累提供了條件。當收藏品達到一定數量后,就有展示、研究、保護的需要。於是,一些個人收藏者逐漸發展和衍變成私人博物館。”孫家驊說。

南昌市寶林博物館館長胡保林對此深有體會,他未曾想過擁有一定家藏的自己,能夠在搞種植、辦工廠積累一定資金后,將這些傳家之寶與社會大眾分享。

胡保林上世紀90年代末在美國游學期間,看到美國許多博物館收藏有從中國擄走的珍貴文物,這讓他十分痛心。“中國地域遼闊,各個時期人們留下的歷史遺存,是我們了解、探究各個時代的重要依據,是一筆豐厚的文化遺產,理應在祖國得到展覽。”2003年底,他回到南昌后,決定在自己的故土興辦一所博物館,開南昌私人博物館之先河。

經過南昌市文化局審批,2004年胡保林在南昌市西湖區桃花鎮十裡河灘村建成了一個館區面積達4000平方米、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的博物館。該館由字畫展廳、陶瓷古玩展廳、陶藝作坊、茶藝展覽等單元組成,館藏的字畫、陶瓷、明清家具等已達到專業博物館水准。

“文物的流通和收益以及私人博物館地位的確立,像胡保林這樣以私人博物館形式對民間文物進行保護和進行文化傳承的人越來越多。可以說,中國文物收藏呈現出從收歸國有到藏寶於民的趨勢轉變。”孫家驊說。

據了解,隨著2006年國家出台博物館管理辦法開始鼓勵設立民辦博物館,2010年七部委發布促進民辦博物館意見后,申報民辦博物館的個人收藏者越來越多。以江西省為例,過去20年僅建立起2家私人博物館,而在最近兩年,就興起15家私人博物館。

根據國家文物局最新統計,我國目前有3400多座博物館,並以每年約100座的數量不斷增加,其中目前統計在冊的民辦博物館達456家,佔總量的13%。

自2008年以來,我國公共博物館已逐步實施免費開放,民辦博物館雖未納入免費行列,但要維持公益性的長期對外開放,其運營管理也始終是一大難題。自2011年起,國家文物局在山西、上海、四川三地開展了“國有博物館對口幫扶民辦博物館”試點工作,在藏品管理、展示服務、人才培養等方面進行了探索。國家文物局和部分地方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等形式向民辦博物館提供了部分資金支持。

(責任編輯:朱曄)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