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4日  星期三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浦來寧:釣魚島應成日本深刻反省的起點

浦來寧

2012年10月24日08:38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浦來寧

釣魚島問題近來讓日本政府很“鬧心”。一方面在釣魚島真正主人——中國的強烈譴責和有力追討下,自己的“竊島”行徑越來越大白於天下,陷入理屈詞窮、左支右絀的境地﹔另一方面日本國內民眾也頻頻“吐槽”,批評釣魚島“國有化”的聲音此起彼伏。

近日,包括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大江健三郎在內的逾千名日本民眾聯名發表聲明,要求日本政府承認釣魚島存在領土爭議,誠實地反省歷史問題。日本NHK電視台的民調也顯示,近半數日本民眾盼望盡早改善中日關系。

日本政府在釣魚島問題上落到今天“裡外不是人”的地步,完全是咎由自取。但日本政府也並非錯得毫無價值,它至少再一次証明,如果日本在處理對華關系時繼續採取回避歷史的態度,甚至企圖否定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或挑戰二戰后國際秩序,其下場除了失敗沒有任何別的選項!

歷史問題涉及中日關系的政治基礎。對日本而言,目前在釣魚島問題和對華關系上最重要的不是搬出舊日本海軍使用的語言來顯示強硬,也不是派外交大臣訪問歐洲加強對外宣傳,而是應當拿出政治意願和政治智慧,切實深刻地反省歷史,就近代犯下的侵略和戰爭罪行做出發自內心的懺悔,並通過實際行動贏得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鄰國的原諒與信任。這不僅是發展中日關系的根本之道,也是日本同亞洲國家建立和平穩定關系的唯一正確選擇。

真正負責任的國家,應該正視歷史並努力改正過去所犯的錯誤。關於對二戰期間的戰爭罪行,德國和日本的做法迥然不同,一個虛心道歉,以史為鑒,一個自欺欺人,直到今天仍在把戰犯當作英雄來供奉和參拜。在歷史問題上,日本應該向德國好好學習。

一個在歷史問題上遮遮掩掩的日本,對亞洲和世界都是極其危險的,這表明軍國主義在日本仍有市場,存在死灰復燃的可能性。在日本國內右翼勢力抬頭的今天,日方任何試圖為歷史翻案、改變二戰后國際秩序的行動,尤其應引起全世界的警惕。釣魚島應成為日本深刻反省歷史問題的起點。

亞洲和世界人民迫切需要為日本正確認識歷史問題營造良好的外部政治環境。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日本是否承認二戰侵略歷史、承認南京大屠殺、承認強迫別國婦女充當“慰安婦”等罪行將不僅是“外交問題”,更是在國際政治和主流價值觀上“政治正確”與否的問題。參拜靖國神社將不再是少數日本政客撈取政治資本的手段,而是等同於“政治自殺”。這樣的國際環境早一天建立起來,對日本和平發展有好處,也是亞洲和世界的福祉。(作者為國際問題觀察員)

(責任編輯:張岩)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