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首頁|

 

 

問題頻出民調直落 馬英九如何才頂得住【2】

海峽導報記者 燕子

2012年10月22日08:45    來源:海外網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記者觀察

提高抗壓性才能贏回“奶酪”

作為連任的領導人,馬英九或許知道自己第二個任期的“蜜月期”會比較短,但他肯定沒料到這次的“蜜月期”幾乎沒有。今年1月14日選擇投票給馬英九的選民,當時大概也想不到,挾51.6%的選票勝選連任的馬英九,有朝一日能“淪落”到民意支持度隻有13%的地步。得也民意失也民意的馬英九,他的“奶酪”哪裡去了?

在第一個任期,馬英九憑借大三通、EC-FA等一系列改善兩岸關系的舉措,為台灣經濟發展創出新局。但到了第二個任期,全球經濟景氣持續疲軟,競爭力下降的台灣經濟需要自我突破﹔兩岸關系發展進入“深水區”,馬英九的兩岸路線也需要自我突破。這兩個“自我突破”都有難度,高度考驗馬“政府”的智慧與勇氣。但馬英九要找回自己的“奶酪”,必須實現這兩個“自我突破”。觀察過去五個月馬“政府”施政的問題,抗壓性不足乃是症結之一。

因為抗壓性不足,馬英九在許多議題上向民意妥協,導致他親自挑選、委以重任的“閣員”挂冠而去,台灣時事評論員胡忠信稱之為“被背叛感”﹔因為抗壓性不足,陳“內閣”面對人事異動與施政困境時,顯得前倨后恭、左右不是。這些狀況導致的最危險的跡象在於,“閣揆”陳沖在許多問題上逐漸顯露出與馬英九的不完全“同調”。當“行政院長”都開始自信不足的時候,馬英九的民意危機就更難化解了。如今馬 “政府”施政千頭萬緒,馬英九要想不“跛腳”,就必須要提綱挈領抓住核心問題了。如果馬英九自己不提高抗壓性以實現上述的兩個“自我突破”,即使陳沖能頂住內心糾結留在“閣揆”位子上,也難保馬“政府”的民意支持度不會再創新低。導報記者 燕子

 

(責編:馮慧)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