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1日13: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手機看新聞
恢復五一長假是制度倒退?
“十一”旅游出行的井噴之勢,很容易就讓人們聯想到是否與取消“五一”長假密切有關。但是,有專家認為,恢復“五一”長假在制度上可謂是一種倒退,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途徑不在於多設一個長假,而在於使假期“均衡化”,使游客不至於扎堆,將旅游高峰期降落、消化在平時。
眾所周知,當初取消五一長假、將公休日分散安排的初衷,既是為了緩解民眾集中出游的情況。而對於普通在職人員來說,僅靠3日假期似乎很難形成理想的出行計劃,況且在假期前后再單獨請假並非易事,而即使可以也很難保証同行游客的時間安排。
近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布的一份各國“帶薪假期”時間長短的排行榜顯示,巴西和立陶宛以41天位居榜首,中國以21天排名最后一位。不少國內上班族看后表示,別說21天,連這一半的帶薪假期都沒有。
即使中國的“帶薪假期”最少,但很多國內上班族仍表示公共帶薪休假都很難保証。出於業績壓力、加班要求等原因,很多在職人員都被迫或主動放棄了假期,更不要提那10天的帶薪年假。
對此,《福建日報》9日報道就表示,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強制執行帶薪年休假制度,而並不在於恢復已經廢止的五一長假。要使帶薪年休假制度落實到位,對未執行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單位依法給予相應的處罰甚是強制執行,才能促使所有的用人單位不折不扣地落實職工帶薪年休假制度,為旅游趨向均衡化提供必備條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