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保護也是美國阻撓中國高技術公司的慣用伎倆,而由於關乎本國產業發展和就業機會創造,也常常會獲得較廣泛的國內支持。如今,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度發展,全球產業分工分布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高技術及其產品更加成為美國經濟的安身立命之本。近些年,美國已頻頻對中國技術含量較高的出口產品採取“雙反”措施。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金柏鬆表示,華為和中興在美業務能夠較快發展,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兩家企業的競爭力強大,而在美國政客看來,這對美國相關產業構成了嚴重威脅,必須加以遏止。
另外,華為和中興正在日益崛起為國際競爭力強大的跨國公司,其中,華為70%的利潤來自海外市場,在美國政客看來,也必須採取措施遏止它們的擴張和壯大,以使美國公司的國際市場份額免受蠶食。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亦表示,2012大選之年,美國政治生態正在惡化,經濟問題政治化,國內問題國際化,簡單問題復雜化是其特點,而用貿易保護來拉取選票,是候選人屢試不爽的手段。
她說,無數事實已表明,美國不願看到中國快速崛起,遏制中國的戰略是既定的,而阻撓中國高技術發展是重要一環,它一方面限制對華出口高技術產品,一方面以種種方式阻撓中國本土高技術公司的發展,而無論中國高技術公司能夠做到多麼地管理透明。(參與採寫記者:涂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