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8日  星期二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張名雅成2012新科港姐 全民票選終化泡影

2012年08月28日14:13    來源:《南方日報》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2012香港小姐前晚在TVB電視城舉行,進入第40個年頭,今年港姐進行大改革,不僅大搞殘酷“真人秀”,還發動觀眾“一人一票選港姐”,成為首個將民意引入選美的賽事。結果証明,這場改革還是頗有效果的,今年的港姐最終以平均27點的收視率收官,比去年上升3點,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港姐沒人看”的頹勢。但其“全民投票”的嘗試卻成為了徹底的“烏龍事件”,由於網絡服務器癱瘓,網絡投票完全失效,最終港姐還是由幾位評委選出。
 
今年的“港姐”冠軍由著名導演張堅庭的侄女張名雅獲得,而之前被許多明星看好的朱千雪隻獲得季軍。湯鎮宗的女兒湯洛雯今年參賽原本被寄予厚望,無奈最終因為表現中規中矩隻獲得六甲席位。
 
張名雅勝在“大方穩重”
 
凡是選美比賽,泳裝環節都是觀眾最拭目以待的部分,然而,今年的“港姐”比賽卻特意加重了問答環節的設計,反倒是顯得泳裝環節中規中矩,平淡無奇。不同於以往的公式化的泳裝問答環節,今年的佳麗們接受三重考驗,十強佳麗需要與TVB女明星面對面聊天,與男明星餐桌上對話決出前6甲,而這6位佳麗還需要與曾志偉父女對話,才能最終比拼出前三甲。
 
最終,24歲的大學畢業生張名雅擊敗奪冠熱門朱千雪勝出,成為新一代的港姐冠軍,雖然論姿色張名雅未必是最佳,但大方穩重的台風和風趣機智的回答讓她在舞台上顯得更加輕鬆自在,游刃有余。
 
香港小姐從誕生以來的選美標准就是“美麗與智慧並重”,評委劉嘉玲在比賽中表示,以前的選美可能更看重容貌,現在則更看重智慧,這從今年的賽制上也可見一斑。為什麼今年選擇花更多時間展示選手“內涵”而非身材或者才藝?TVB綜藝科制作總監余詠珊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今年想改變,想做一場以前大家沒有看過的港姐,加上想通過問答讓大家多點了解港姐,所以特別加重了問答環節,而最后一部分與曾志偉父女的對話是為了給統計網絡投票留出時間。余詠珊還表示,今年問答過多的確有些悶,明年會增加更多表演環節,增加可看性。
 
“一人一票”最后大擺烏龍
 
如果論起最實質性的改變,“一人一票選港姐”的活動應該是本屆港姐最大的改革,因為這是選美比賽首次脫離幾個評委“閉門造車”的模式,讓網絡所代表的民意進入選美的最后評判體系當中,晉級賽“真人秀”等模式的改變只是把“造星”的過程提前,說到底還是為了最后讓觀眾了解選手所設計的。
 
但就是這樣一個重大的改變最后成為了一場搞笑的“烏龍事件”。賽前TVB一直高調宣傳“一人一票”的理念,而且直到三甲出爐前,主持人還在呼吁全香港市民投票。沒想到,三甲出爐后,正當觀眾全心全意等待宣布“全民投票”的結果時,主持人突然宣布“因為投票人數太多,導致系統癱瘓”,所以“一人一票”無法實現,令人哭笑不得。
 
最終,港姐冠軍改成由現場五位評委投票決出。不過,對於TVB的這次“烏龍表現”,無論是香港觀眾還是內地觀眾都沒忘了調侃一番,微博上許多網友認為既然技術上無法實現,TVB就不應該如此事前高調地號召觀眾投票,以免最后落得失信於人的下場,甚至有觀眾質疑TVB從一開始就是“黑幕操作”。雖然效果並不理想,但TVB似乎並沒有放棄“一人一票”的想法,余詠珊在賽后表示,雖然今年“一人一票”出現了技術問題,但明年還將繼續進行。
 
網友對今年“港姐”普遍寬容
 
雖然近幾年來,每年的“港姐”都被批評不夠美,這似乎已經成了一個習慣:大家一想到“港姐”,首先想起的是李嘉欣、袁詠儀、郭藹明這些更具“冠軍相”的美女,而最近幾年的港姐冠軍顯然更像是“小家碧玉”。
 
不過,今年的港姐待遇明顯不同,在新浪微博的話題討論中,雖然許多網友認為季軍朱千雪的長相更討人喜歡,但絕大多數網友認為“三甲的水平尚在可接受范圍”內。有網友認為,經歷了今年的“重慶小姐”、“海南小姐”等選美之后,“港姐”的結果令人滿意。
 
但在許多業內人士看來,“港姐”的衰落是必然的。著名導演、曾在TVB導戲多年的賴水清認為現在新人成名的途徑很多,不一定要去參加選美,從而間接也導致了香港演藝圈“青黃不接”的狀況。“以前訓練班很強,選美也不斷有人才出來。這幾年,新人就少了很多,選美也沒有出現表現突出的可以往戲劇發展的新人。”賴水清說,目前香港隻能靠香港演藝學院培養一些新人,但技術化、學術化的挑選模式,使得藝人不像以前梁朝偉、劉德華、劉嘉玲那麼有明星氣質了。
 
-娛評
 
當選美迎來民意
 
如果“一人一票”的計票系統沒有出故障,今年獲得港姐桂冠的將是誰?是被TVB制作資源部總監樂易玲及眾多明星看好的季軍朱千雪?還是湯鎮宗的女兒湯洛雯?總之,從事后大家對於港姐三甲的討論度來判斷,相貌並不出眾的張名雅並沒有太大勝算。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悖論:在這個多元化的時代裡,評委意願和民意相悖的機率將永遠超過相同。因此,選擇民意還是選擇精英化的評判體系將成為決定一個節目“氣質”最重要的指標:就像《超級女聲》選擇了完全尊重民意的手段,把它變成了一場全民的狂歡,而《中國好聲音》則堅持走精英化的路線,不讓觀眾左右任何選手的去留。
 
選美賽事是否也到了需要誕生“超女”的時候?答案是肯定的。40年前,觀眾們帶著仰望的心情去看待舞台上那些衣著光鮮的美女們,而現在,觀眾們更習慣以平視的角度去品評,然后勇敢地表達自己的意見,網絡的聚合作用讓民意早已不再成為一種虛無飄渺的東西,而是一股實實在在的力量。今年的“重慶小姐”、“海南小姐”掀起巨大輿論浪潮的原因雖然表面上看是因為關於“美與丑”的評判標准,但究其根本是因為這是幾個評委“閉門造車”的結果,把民眾的審美趣味完全排除在外,輿論的反彈隻不過是對這種不透明的機制的批判。
 
但有一個問題是TVB或者任何一個試圖將民意引入的選美賽事的人必須思考的。當網絡成為評判的唯一力量時,是否“美麗”依舊,而“智慧”不在?隻有在觀眾足夠成熟的前提下,才有可能誕生真正“美麗與智慧並重”的民選冠軍,否則,容貌、身材、緋聞都有可能成為左右這個天平的砝碼。我們的電視觀眾可能還沒有成長到這個地步。很明顯的,在現在精英化的評價體系已經成熟的前提下,民意才是選美中急需的一劑猛藥。
 
南方日報記者 吳敏
 
(責任編輯:致遠)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