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2日  星期六 收藏首頁|簡體繁體

 

 

績效工資不能變成“官效工資”

2012年05月12日08:52    來源:海外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手機看新聞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到QQ空間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近幾年,呼吁作為公益服務類事業單位的高校“去行政化”,取消行政級別的聲音一直存在。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將高校等公益服務性單位“逐步取消行政級別”置於事業單位改革的路線圖中。

教育行政化是近些年許多學者大加撻伐的教育痼疾。用中科院院士、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的話說,學術界的創新能力在萎縮,根源就是教育體制行政化。就拿現在各地推行的學校績效工資來說,在很多學校已經蛻化為“官效工資”。有權操縱利益分配的人將“班主任”作為起點的參照物,按自己“職務”大小往上“遞增”,由此造成身處教學一線的教師干得多、拿得少。譬如,有的學校工作20年的一線教師的績效工資,居然還不如20多歲的團委書記。

而隨著利益的天平向著行政官員大大傾斜,勢必使得一線教師產生兩種想法,要麼想方設法躋身於權力階層,要麼產生怠惰心理。相對於行政官員所得的利益,一線教師在教學或科研上即使有點獎勵,仍還是“干多干少一個樣”,誰還會專心致志投入教學和學術研究呢?由此可見,高校“去行政化”已成為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早在去年,山東大學對校學術委員會、學部學術委員會委員進行了調整,並聘任產生了新一屆學術道德委員會委員。引人注目的是,在所公布的名單中,沒有該校校長徐顯明的名字。此次公布的新一屆學術委員會委員有23人,主任由中科院院士、山大物理與微電子學院王克明教授擔任。其他委員均由院士、終身教授、一級教授及各學科帶頭人擔任。對於校長退出學術委員會,徐顯明覺得很自然。他說,校長退出校學術委員會只是在高校去行政化的路上走出了第一步。

不可否認,在目前國內教育領域內,行政的權力依然遠遠高於學術權力,行政的力量依然在教育界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而“官本位”存在於國內教育界由來已久,長時間地影響著國內教育界的價值取向與利益分配。現在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教育改革“去行政化”,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去行政化”涉及諸多既得利益的調整,譬如,取消學校行政級別,就將影響上百名副部長級校長、上萬名局級校領導、幾十萬名處級、科級干部。這在“官本位”觀念濃厚的中國,其艱巨性、復雜性可想而知。

雖說,高校“去行政化”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它卻能起到牽一發而動全局的功效。今天的中國教育改革,已經是一種系統性的改革,需要整體推進。但越是系統性的改革,越必須在關鍵點上尋求突破,“去行政化”正是破題的關鍵,未來10年,人們期待著教育均衡發展,希望看到教育改革整體推進,更希望看到教育改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讓大家共享教育改革的成果。為此,高校“去行政化”已是勢在必行。吳學安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2年05月12日   第 05 版)

(責任編輯:鄒雅婷)

  • 打印
  • 網摘
  • 糾錯
  • 商城
  • 分享
  • 推薦
  • 字號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10658000,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瀏覽過此新聞的網友還閱讀了以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