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12年行政長官選舉現場
在香港一場慈善表演會上,當模特兒從T型台退場后,主持人提議場中名人客串一下。此時,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正英煞有介事地上台,邁起了“貓步”,頓時,台下笑聲掌聲一片。在一些人眼中,香港特區行政會議召集人梁振英是不苟言笑的“刻板”形象,不過,接觸過或者熟悉梁振英的人大多認為,梁振英有真性情。
底層起步出生警察家庭
在香港,市民最推崇這樣一類人:出身貧寒,勤奮努力,專業人士,事業有成。
與香港特區現任行政長官曾蔭權一樣,梁振英出生於一個警察家庭。梁振英小時候,當警察的父親在山頂和禮賓府當差,薪金每月隻有300多元,養一家5口人,難免捉襟見肘。為了貼補家用,更是為了將來能有居住之所,家裡決定前去附近的膠花廠領膠花和玩具物料回家加工,靠自己的雙手,為家裡掙點錢。童年的深刻記憶還包括:為了節省車錢,步行個把小時上學﹔吃不起學校的伙食,回家吃午飯。
辛勤打工“香港十大杰出青年”
2007年8月,梁振英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家是香港》,書中集結了他多年在香港發展上的所思所想,傾注了他對香港的熱愛和關注。
1974年到1977年,梁振英赴英留學。他每周到快餐店打工3個晚上,每次6個半小時,回到宿舍時往往是凌晨了。為了省幾個車費,每天上學放學靠兩條腿走上十多公裡的路。1977年,梁振英獲聘香港一家英資企業,並成為該企業200年來最年輕的合伙人,1988年,梁振英被評為“香港十大杰出青年”。在香港回歸祖國的進程中,梁振英活躍的身影參與其中。“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成就和最難忘的經歷”,梁振英對此不無自豪。
![]() |